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击剑

中国击剑:等待金牌24年 希望此次再度扬威

2008-08-05 10:06     来源:新华网     编辑:贺晨曦

    当日,在多哈亚运会击剑女子团体佩剑决赛中,中国队以45比38战胜韩国队夺得金牌,中国选手谭雪欢呼胜利。新华社记者姜恩宇摄

  洛杉矶奥运会后总是与金牌擦肩而过 希望此次再度扬威

    自1984年第23届奥运会,栾菊杰为中国队夺得女子花剑个人赛冠军后的24年里,中国击剑多次与金牌擦肩而过,始终没能再一次登上奥运会击剑比赛的最高领奖台。2008年,主场作战的中国击剑军团希望在家门口把等待了24年之久的金牌重新拿回来。

    栾菊杰的夺冠,打开了中国击剑走向世界剑坛的大门,在欧洲长久统治的击剑舞台上,中国人开始在奥运会和世锦赛等一系列国际重大比赛中争金夺银,但遗憾的是,奥运会的击剑金牌榜已经24年没再出现过中国选手的名字了。击剑中心本次奥运会的目标很明确——奥运夺金,击剑队领队王健说女子佩剑、女子重剑和男子花剑都有为中国击剑队夺冠的希望。

    佩剑

    谭雪咄咄剑气直逼冠军

    目前中国击剑队在很多项目里都有夺金的实力,只是没有任何项目有夺金的把握。相对来讲,教练和队员们公认的队里最有奥运夺金实力的,最有剑客气质的人,就是女佩选手谭雪。

    谭雪的年龄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却具备了非常丰富的世界大赛经验。谭雪18岁就获得了世界冠军,随后又先后在2003年世锦赛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亚军,没能获得金牌多少也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奥运的失利,加之伤病的困扰,谭雪一度进入了一个低谷,2005年和2006年成绩很不好。就在谭雪遭遇了职业生涯瓶颈的时候,击剑中心请来了法国著名教练鲍埃尔到中国执教,鲍埃尔的到来,不但让谭雪重新找回了感觉,更在技术和心理上有一个提升。在鲍埃尔的调教下,谭雪在2006年12月的多哈亚运会上,获得个人和团体两块金牌。2007年她又连夺意大利、俄罗斯、匈牙利、越南、中国天津5次世界杯分站赛的个人冠军。在世界排名攀升到世界第一的同时,她在国际剑联年度最佳评选中,荣膺了“世界最佳女子佩剑运动员”称号。

    谭雪作为一名女子佩剑选手,兼备了技术和经验。尤其与国内其他击剑运动员不同的是,她身上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加上本身以进攻见长,这种气势往往可以威慑住对手,让对手的技术动作变形,甚至不能找准位置。今年6月在天津举办的佩剑世界杯上,谭雪凌厉的攻势,最终帮助中国队获得了团体赛冠军。与其他中国选手相比,谭雪在赛场上的气势更接近欧美选手。

    不过谭雪的奥运之路上也有很多对手,包括美国队的“三杰"雅典奥运会冠军玛利尔·扎古尼斯、季军艾米莉·塞达·雅科布森、丽贝卡·沃德、波兰名将亚历山德拉·索查、俄罗斯名将叶莲娜·奈特查耶娃等在内的一众选手,都具备夺冠实力。

    目前离奥运会越来越近,给队员减压也成了击剑队的主要任务之一,说到谭雪奥运夺冠的问题时,佩剑队主教练鲍埃尔说:“中国队之前已完成了很充分的训练工作,赛前训练主要是进行调整,控制好训练量,让运动员在比赛时能够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不过,击剑是一个团队项目,所有优异的个人成绩都来源于整个击剑队。我不会讨论任何涉及个人的问题,我不想给他们造成任何不必要的压力。”

    不论怎样,谭雪身上都承担着超过中国击剑队其他运动员的责任和压力,2008年奥运夺金,她是击剑队的领军人物。

    重剑

    王磊:男子重剑的唯一希望

    

    2004年雅典奥运会王磊在并不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摘得男子重剑银牌。随后虽然一度经历低谷,但2006年他又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多哈亚运会个人金牌和都灵世锦标赛个人冠军。这样的成绩,让他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中国击剑队本次奥运会上的一个夺金点,但是状态、成绩的不稳定,加之重剑运动的偶然性相对较大,王磊在本届奥运会上的夺金之路必然非常艰巨。

    在男子个人重剑这个项目中,王磊的对手都十分强大,其中世界高水平选手比比皆是。包括世界排名第一的委内瑞拉名将梅亚斯·费尔南德斯、匈牙利队的领军人物苏·波佐克和埃默尔·伊姆雷利、波兰名将萨·扎沃罗特尼亚克、意大利队的朱·塔格利亚诺伊尔、保罗·米拉诺里、迭戈·康法罗尼埃里、雅典奥运金牌得主瑞士名将马塞尔·菲舍尔等等都是这个项目金牌的有力争夺者。

    此外,男子重剑是中国击剑队相对比较薄弱的剑种,王磊作为主将,唯一有实力冲击金牌的选手,身上的压力也可想而知。不过,主场作战位选手带来了压力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动力,王磊是一名比赛型选手,在比赛中往往能发挥出超出训练水平的竞技状态,北京奥运会的主场优势,也许有助于他超水平发挥。

    李娜:希望带着金牌退役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李娜参加的第三届奥运会,已经27岁的李娜可以算是中国击剑队中的一名老将了,她表示,北京奥运会将是她参加的最后一届奥运会,她希望通过努力能在退役前获得一个圆满的结局,不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遗憾。

    2000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李娜和队友们一起获得了悉尼奥运会女子重剑团体铜牌,随后在2006年李娜获得了世锦赛团体冠军,2007年获得世锦赛个人亚军,凭借各站世界杯赛的出色发挥李娜的排名上升到世界第一。

    相比之下,中国女子重剑团体赛比个人赛的夺金希望要大,但是北京奥运会恰巧没有设女重团体赛,这让中国女子重剑失去了最有把握的夺金点。中国击剑队领队王健说:“团体赛如果一个人失误了,或者状态不好,还可以依赖其他队员,状态不好的队员可以下场休息调整一下再打,但是个人赛完全是一个人,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忙。而且重剑是一个变数很大的剑种,偶然性非常大。”

    重剑和花剑、佩剑不同,剑刺中对手身体任何部位都有效,攻击范围非常大。因此在比赛中偶然因素也很大,爆冷的机会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夺冠的难度。目前女子重剑中,法国的尼西玛等人,德国的海德曼,都具备了非常出众的能力,都有可能夺冠,她们将是李娜奥运之路上最大的阻碍。今年5月,李娜在南京站世界杯的比赛中被烫伤了手,不过伤并不重,据悉不会影响奥运会的参赛。

    中国女子重剑主教练赵刚日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奥运之前,队员对比赛的控制仍然不是很好,最后的备战阶段会把对比赛的控制放在重点训练的位置,争取在奥运会上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花剑

    雷声具备夺金实力

    中国击剑队第一枚,也是唯一一枚奥运金牌就是在花剑项目上得来的,从1984年奥运会到2004年雅典的6届奥运会上,中国击剑的金牌纪录仍然停留在1984年写着栾菊杰名字的那枚女子花剑上。

    男子花剑可以说是中国击剑队心中的痛。由于裁判的问题,叶冲、董兆致和王海滨组成的“男花三剑客”在2000年和2004年连续两届奥运会都栽到了决赛的赛场上,但是都与金牌失之交臂。2006年4月,男子花剑的团体项目和女子重剑一样受到了“裁剪”,北京奥运会将不设立男子花剑团体比赛项目。这就使得男花夺金的希望全都落在了中国运动员原本不太擅长的男花个人赛上。对此男花主教练王海滨说:“2005、2006、2007年世锦赛,我们的重点都放在了个人赛上,始终保持世界前三名里有我们的队员,很稳定。因此我们的奥运目标不只是奖牌的问题。”

    

    “男花三剑客”在雅典奥运会结束后选择了相继退役,但是以小将雷声为代表,和张亮亮、朱俊、黄良财一起的几个年轻男子花剑选手扛起了中国男子花剑冲击奥运金牌的重任。其中,雷声和朱俊获得了本次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在目前的奥运会参赛选手中,雷声排名第四,朱俊排名第八,已经具备了冲击了奥运会奖牌甚至金牌的实力。男花主教练王海滨说:“2004年之后,男花完成了新老交替。在北京奥运会上,包括中国的雷声和朱俊在内的七八名运动员都具备夺取男子花剑个人冠军的实力。对于雷声、朱俊来说大战当前,技术是其次,更需要的是自我心理调控。”  

    雷声已经具备了奥运夺牌,甚至夺金的实力,但是他最缺乏的就是经验, 雷声此前并未参加过奥运会,只打过每年一度的世锦赛。王海滨说:“因为之前都是我们在打拼,现在队里的主力都没有打过奥运会,只打过一次亚运会,并从2005年开始参加世锦赛。年轻运动员冲劲很足,但是他们的起伏大,而且他们不了解奥运是个什么情况,这些都是我们教练需要告诉他们的。”

    本届奥运会不设男子花剑团体赛事,各路剑客根据国际剑联的个人排名顺序确定参赛资格,每个队最多派两名选手参赛。意大利的巴尔蒂尼和桑佐,德国的约皮什以及法国的勒佩肖等人,都是这枚金牌的有力竞争者。雷声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进攻型选手,他认为自己相比法国意大利那些老将们,缺乏的就是经验和稳定性,雷声说:“在比赛中我还是不太稳定,有时候能连得好几分,但是有时候也可能连续就被对手得分。”

    带着男花此前两届奥运会的遗憾,雷声和朱俊两名小将即将走上奥运赛场,去实现中国男花冲金的梦想。

    中国击剑历届奥运会战绩

    ■金牌

    1984年 栾菊杰(女子花剑个人)

    ■银牌

    1992年 王会凤(女子花剑个人)

    2000年 王海滨、叶冲、董兆致(男子花剑团体)

    2004年 王海滨、董兆致、叶冲、吴汉雄(男子花剑团体) 王磊(男子重剑个人) 谭雪(女子佩剑个人)

    ■铜牌

    2000年 杨劭琦、梁琴、李娜(女子重剑团体)

    夺金时刻

    8月9日10:00 - 20:40 女子个人佩剑

    8月10日10:00 - 21:30 男子个人重剑

    8月13日10:00 - 22:30 男子个人花剑 女子个人重剑

    8月14日10:00 - 20:20 女子团体佩剑

    重点关注

    主场作战不希望再被误判

    击剑是欧陆诸强占据统治地位的一项运动,规则比较复杂,因此容易受到与这些国家有关的裁判的操控。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男花三剑客”遭到裁判的暗算,至少有6剑本该属于中国队的得分被裁判判给了对手意大利队,结果导致中国队以42:45痛失金牌,再度获得了奥运亚军,与金牌擦肩而过。

    “首先得自己打出来,然后才能考虑裁判因素。”中国男花主教练王海滨说。击剑比赛中,虽然使用电子裁判器,但是几乎同时击中的情况屡屡发生,这时还是需要裁判来判定得分的一方,而这就难免出现误判,关键是在误判出现后如何面对误判,如何心理上不受影响,才是比赛中的关键,尤其是对一些年轻运动员来说。

    本次中国击剑队主场作战,主场的优势也许会减少误判的次数。在说到这个问题时,击剑队领队王健说:“我们当然希望不被错判误判,但是我们也让运动员做好了准备,虽然这次是在家门口作战。”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