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平安重比泰山 11万卫士用行动来实现
“我们不仅是备勤队,更是战斗队,‘平安奥运’的理念落在我们身上,就是24小时时刻准备着!”
说话的人叫张旭,是奥林匹克公园消防中队的中队长。这支今年6月19日刚刚挂牌成立的“年轻队伍”,承担着守卫奥林匹克公园的千钧重任。
“尽管奥林匹克公园内部的比赛场馆都驻扎着消防官兵,但是我们却一刻也不敢疏忽。” 张旭打趣地告诉记者,奥运会开赛以来,我们甚至连睡觉都睁着一只眼睛。
北京奥运会的大幕已经拉开,连日来,记者走街串巷,印入眼帘的无不是忠于职守、夙夜为公的民警,11万奥运卫士,殚精竭虑,竭诚尽智,纵向铸成屏障,横向编成大网,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将平安奥运的承诺化为现实。
“地球村”的消防安全比泰山重万倍
奥林匹克公园是个名副其实的“地球村”,怀抱“鸟巢”、“水立方”,簇拥主新闻中心、运动员村,置身其中,无论是金发碧眼,还是黑肤白齿,无论是教练裁判,还是体育明星,随时都可能碰见。
“奥林匹克公园在比赛高峰时,加上运动员、观众和服务人员,一天能达到近40万人次。” 张旭坦言,都说泰山最重,奥林匹克公园的消防安全比泰山重万倍。
据介绍,奥林匹克公园消防中队共有消防官兵64人,所有的人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出来,每个人都要求掌握基本的英语和各国礼仪。
“比如欧洲老人不愿别人搀扶,美国人忌问年龄……”说话间,张旭掏出一本《奥运安保外语服务用语》的小册子,这可是我们人手一册的“宝典”。
记者翻开这本小册子,发现里面有英、德、俄、法、日、阿拉伯、朝韩7种语言的基本日常用语、服务用语和警务用语。
“Welcome to Beijing,Nice to meet you(欢迎来北京,认识您很高兴)!Stay on the balcony! The fire brigade is coming immediately(站在阳台上不要动,救火车马上就到)! ……”很显然,对于基本用语,张旭显然已烂熟于心,“奥林匹克公园消防中队是中国消防的窗口,我们一定要给世界展示中国消防良好的形象。”
在中队的车库里,记者看到了精良齐全的装备,斯坦尼亚水车主要用于扑救一般物质火灾;美国大力泡沫车,主要用于扑救石油化工类火灾;奔驰ABC核生化侦检车主要用于化学、核辐射和生物污染事故的侦察、检测。
“我们还配备了全市仅一辆的博浪涛云梯车,专门为‘鸟巢’量身定做的。” 张旭介绍说,博浪涛云梯车云梯最高可升达90米,刚好满足“鸟巢”的身高,主要用于扑救高层火灾和营救被困人员使用。
奥林匹克公园消防中队除了灭火救援,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职责:反恐处突。
“我们准备了详尽的处置预案,如利用沙林毒气进行恐怖袭击怎么应对,利用氢氰酸实施恐怖袭击如何处置。” 张旭举例说,比如有人在鸟巢的观众席上利用沙林毒气进行袭击,我们可以保证在3分钟之内赶到,按照查明情况、加强防护、侦察检测、设立警戒、现场救助、稀释降毒、清理现场等步骤迅速、有序地进行处置。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奥林匹克公园消防中队在赛时抽调25名消防官兵组成了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域消防临时站,与中队内外呼应,共同守护“地球村”的平安。
记者见到公共区域消防临时站的消防主管阚少成时,他正带领着消防官兵在重点部位巡逻。
据介绍,公共区域大体上分为庆典广场、下沉花园、文化活动、森林公园、赞助商展示、地铁奥运支线6个区域,
“其中文化活动区和赞助商展示区是我们消防安全重点巡查的对象。” 阚少成告诉记者,文化活动区有个祥云剧场,每天晚上八点到十点有文艺演出,聚集的人比较多,容易引发火灾。赞助商展示区用电量比较大,并且大多为临时建筑,其耐火等级的系数也是比较低的。
“为了让‘地球村’远离火魔,我们早上6点上岗,夜里12点才能下勤,有的战士脸晒得脱了一层皮,有的战士脚上磨出了血泡,但没有人叫苦叫累。” 阚少成说,平安奥运是国家的承诺,人民的期盼,消防官兵理应贡献一份力量。
“场馆内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老朋友”
对于北京来说,王伟坤是个宾客;但对于奥运会来讲,王伟坤却是地地道道的“主人”。
王伟坤,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特警大队副大队长。6月30日,被公安部抽调进京,参与执行北京奥运场馆一线安保工作。
“我们的任务是,用行话来讲,就是让北京所有涉奥场馆和签约饭店的每一寸土地,保持‘干净’,即平安。” 王伟坤说。
据了解,王伟坤1999年就开始从事排爆工作,先后三次参加过公安部专业培训,并取得全国防爆安检资格证书,是一位资深排爆高手。
“即使是专家,到了这里也得接受再培训,否则就是门外汉。”王伟坤介绍说,刚到达北京,我所在的奥运场馆防爆安检团队就进行了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内容包括奥运背景、礼仪知识、安保政策法规等。
最重要的科目无疑是防爆安检专项培训,为了确保奥运的绝对安全,这次北京警方投入了很多高精尖的设备。
“比如排爆机器人,炸药探测器,非线性节点探测器等。” 王伟坤说,这些都属于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要想驾驭这些设备除了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外,对操作的要求非常高。比方说,预热要精确到几分几秒,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几十条。如排爆机器人价值160万,如果保养得不好,设备就容易损坏。
记者了解到,按照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奥林匹克中心区实行安检准入政策。从7月8日开始,王伟坤和战友们对所有的涉奥场馆和签约饭店进行了一遍检测,汽油、酒精,甚至是酒店备用的杀虫剂、场馆遗留的油漆全部被清除掉。
“我们的工作是做得多,说得少。开幕式的圆满成功,同样也浸透着战友们的辛勤汗水。” 王伟坤透露,开幕式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座的主席台,就是由我们进行安检的,前前后后一共检测了三遍。
除此之外,来北京观看奥运的各国元首、政府首脑每次观看比赛前,同样由王伟坤和他的战友们进行防爆安全检查。
“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百分之百的安全。”王伟坤说,奥运安保主管部门对安保工作的要求极其严格,采取人工、仪器、猎犬相配合,对奥运场馆进行地毯式防爆安全检查,容不得半丝半缕的疏漏。
记者获悉,像王伟坤这样的负责防爆安全检查的民警,公安部一共从南京、苏州、常州、杭州、上海、宁波等18个城市抽调72人,配合北京市公安局特警总队开展防爆安全检查。
每一个奥运场馆,每一场体育比赛,就是在他们反复多次的安全检查,确保不存在一点点安全隐患之后,才投入使用的。
“我现在算是个北京通啦!场馆内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的老朋友。” 王伟坤告诉记者,奥运安保工作目前进展的很顺利,平安奥运的目标肯定能实现。
“蜜月可以晚点,奥运岗绝对不能缺”
北京长安街素有“神州第一街”之誉,设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交通岗岗小,责任大。韩旭是北京市交管局东城支队帅府园队的一名交警,他平日里工作的地点就在此。
记者了解到,帅府园队辖区不大,但工作任务异常繁重,主要负责长安街以及天安门周围交通秩序维护和勤务工作,这里交通高峰时每小时车流量逾万辆,随着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车流量大幅攀升,并且一、二级勤务剧增。
刚结婚不久的韩旭本打算请个假,带着妻子去外地游览一下,好好度个蜜月。“奥运会开了,工作量大增,人人都在为奥运作贡献,我怎么能这个时候选择休假?” 韩旭坚定地告诉妻子,度蜜月咱们可以推迟点,但这奥运岗绝对不能缺!
在帅府园交通队,“升旗岗”是每天最早的一班岗。“我的任务就是在早晨升国旗之前到岗,拦截车辆、维护现场秩序。”韩旭边说边揉眼睛,“我本来一直戴隐形眼镜,从奥运安保备战开始,几乎天天都要早起,晚上一直到深夜才下班,眼睛已经发炎了。”
不但要早起,每天晚上10时韩旭还要站“夜查岗”。“前几天都是大夜班,夜查到凌晨2点多才结束。这种情况下,我一般就不睡了,直接上‘升旗岗’了。”
北京的大街小巷,6500名交警站好每班岗,疏导好每次交通,为奥运创造高效、畅通的交通安全环境;奥运中心区,一支承担奥运赛事带道及交通巡逻任务的北京市交管局摩托警车带道队正繁忙而高效地工作。
记者获悉,北京奥运会警车带路队从去年5月正式成立,全队由211名民警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1位警花,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25岁。
绕桩、刹车、列队……呈一字纵队亮相的女骑警飒爽英姿,令人惊叹。可是谁曾想到,几个月前,她们别说骑,就是把住车不晃不倒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来自122指挥中心的李亚丽,十几年前,做为首批在天安门巡逻的女交警,她曾经开过“望江125”,但排量刚超过现在的五分之一。而其他人中,哪怕是摸过摩托车的也为数不多。
据介绍,每天训练的基本功就是绕桩,约20个锥桶一字摆开,间距大约5米,十多辆摩托车顺次排好,用完全相同的速度、频率,先向左倾斜45度,再立即向右侧倾斜45度,依次绕过所有障碍。
“这个科目看似难度不大,实际上操作起来绝不简单。”李亚丽说,驾驶这样几百斤的“庞然大物”,稍微一不留神,就会“砰”的一声摔倒,被摩托车压在下面起不来。
摔倒、起来,再摔倒、再起来……魔鬼训练终于有了收获,如今,“警花”们已可以在各种障碍物中如穿花蝴蝶般自由驰骋。
记者了解到,在奥运期间,奥运警车带路队从全队选拔出22名队员,组成了奥林匹克中心区巡逻处突小分队,负责奥运中心区的交通巡逻、指挥疏导、快速处理事故和处置突发事件。
“铮铮铁骑在心中奔腾,马达的轰鸣在耳畔响起,只要努力,平安奥运的目标就在不远的前方。”一名队员说出了每个奥运卫士的心声。
说话的人叫张旭,是奥林匹克公园消防中队的中队长。这支今年6月19日刚刚挂牌成立的“年轻队伍”,承担着守卫奥林匹克公园的千钧重任。
“尽管奥林匹克公园内部的比赛场馆都驻扎着消防官兵,但是我们却一刻也不敢疏忽。” 张旭打趣地告诉记者,奥运会开赛以来,我们甚至连睡觉都睁着一只眼睛。
北京奥运会的大幕已经拉开,连日来,记者走街串巷,印入眼帘的无不是忠于职守、夙夜为公的民警,11万奥运卫士,殚精竭虑,竭诚尽智,纵向铸成屏障,横向编成大网,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将平安奥运的承诺化为现实。
“地球村”的消防安全比泰山重万倍
奥林匹克公园是个名副其实的“地球村”,怀抱“鸟巢”、“水立方”,簇拥主新闻中心、运动员村,置身其中,无论是金发碧眼,还是黑肤白齿,无论是教练裁判,还是体育明星,随时都可能碰见。
“奥林匹克公园在比赛高峰时,加上运动员、观众和服务人员,一天能达到近40万人次。” 张旭坦言,都说泰山最重,奥林匹克公园的消防安全比泰山重万倍。
据介绍,奥林匹克公园消防中队共有消防官兵64人,所有的人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出来,每个人都要求掌握基本的英语和各国礼仪。
“比如欧洲老人不愿别人搀扶,美国人忌问年龄……”说话间,张旭掏出一本《奥运安保外语服务用语》的小册子,这可是我们人手一册的“宝典”。
记者翻开这本小册子,发现里面有英、德、俄、法、日、阿拉伯、朝韩7种语言的基本日常用语、服务用语和警务用语。
“Welcome to Beijing,Nice to meet you(欢迎来北京,认识您很高兴)!Stay on the balcony! The fire brigade is coming immediately(站在阳台上不要动,救火车马上就到)! ……”很显然,对于基本用语,张旭显然已烂熟于心,“奥林匹克公园消防中队是中国消防的窗口,我们一定要给世界展示中国消防良好的形象。”
在中队的车库里,记者看到了精良齐全的装备,斯坦尼亚水车主要用于扑救一般物质火灾;美国大力泡沫车,主要用于扑救石油化工类火灾;奔驰ABC核生化侦检车主要用于化学、核辐射和生物污染事故的侦察、检测。
“我们还配备了全市仅一辆的博浪涛云梯车,专门为‘鸟巢’量身定做的。” 张旭介绍说,博浪涛云梯车云梯最高可升达90米,刚好满足“鸟巢”的身高,主要用于扑救高层火灾和营救被困人员使用。
奥林匹克公园消防中队除了灭火救援,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职责:反恐处突。
“我们准备了详尽的处置预案,如利用沙林毒气进行恐怖袭击怎么应对,利用氢氰酸实施恐怖袭击如何处置。” 张旭举例说,比如有人在鸟巢的观众席上利用沙林毒气进行袭击,我们可以保证在3分钟之内赶到,按照查明情况、加强防护、侦察检测、设立警戒、现场救助、稀释降毒、清理现场等步骤迅速、有序地进行处置。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奥林匹克公园消防中队在赛时抽调25名消防官兵组成了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域消防临时站,与中队内外呼应,共同守护“地球村”的平安。
记者见到公共区域消防临时站的消防主管阚少成时,他正带领着消防官兵在重点部位巡逻。
据介绍,公共区域大体上分为庆典广场、下沉花园、文化活动、森林公园、赞助商展示、地铁奥运支线6个区域,
“其中文化活动区和赞助商展示区是我们消防安全重点巡查的对象。” 阚少成告诉记者,文化活动区有个祥云剧场,每天晚上八点到十点有文艺演出,聚集的人比较多,容易引发火灾。赞助商展示区用电量比较大,并且大多为临时建筑,其耐火等级的系数也是比较低的。
“为了让‘地球村’远离火魔,我们早上6点上岗,夜里12点才能下勤,有的战士脸晒得脱了一层皮,有的战士脚上磨出了血泡,但没有人叫苦叫累。” 阚少成说,平安奥运是国家的承诺,人民的期盼,消防官兵理应贡献一份力量。
“场馆内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老朋友”
对于北京来说,王伟坤是个宾客;但对于奥运会来讲,王伟坤却是地地道道的“主人”。
王伟坤,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特警大队副大队长。6月30日,被公安部抽调进京,参与执行北京奥运场馆一线安保工作。
“我们的任务是,用行话来讲,就是让北京所有涉奥场馆和签约饭店的每一寸土地,保持‘干净’,即平安。” 王伟坤说。
据了解,王伟坤1999年就开始从事排爆工作,先后三次参加过公安部专业培训,并取得全国防爆安检资格证书,是一位资深排爆高手。
“即使是专家,到了这里也得接受再培训,否则就是门外汉。”王伟坤介绍说,刚到达北京,我所在的奥运场馆防爆安检团队就进行了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内容包括奥运背景、礼仪知识、安保政策法规等。
最重要的科目无疑是防爆安检专项培训,为了确保奥运的绝对安全,这次北京警方投入了很多高精尖的设备。
“比如排爆机器人,炸药探测器,非线性节点探测器等。” 王伟坤说,这些都属于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要想驾驭这些设备除了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外,对操作的要求非常高。比方说,预热要精确到几分几秒,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几十条。如排爆机器人价值160万,如果保养得不好,设备就容易损坏。
记者了解到,按照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奥林匹克中心区实行安检准入政策。从7月8日开始,王伟坤和战友们对所有的涉奥场馆和签约饭店进行了一遍检测,汽油、酒精,甚至是酒店备用的杀虫剂、场馆遗留的油漆全部被清除掉。
“我们的工作是做得多,说得少。开幕式的圆满成功,同样也浸透着战友们的辛勤汗水。” 王伟坤透露,开幕式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座的主席台,就是由我们进行安检的,前前后后一共检测了三遍。
除此之外,来北京观看奥运的各国元首、政府首脑每次观看比赛前,同样由王伟坤和他的战友们进行防爆安全检查。
“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百分之百的安全。”王伟坤说,奥运安保主管部门对安保工作的要求极其严格,采取人工、仪器、猎犬相配合,对奥运场馆进行地毯式防爆安全检查,容不得半丝半缕的疏漏。
记者获悉,像王伟坤这样的负责防爆安全检查的民警,公安部一共从南京、苏州、常州、杭州、上海、宁波等18个城市抽调72人,配合北京市公安局特警总队开展防爆安全检查。
每一个奥运场馆,每一场体育比赛,就是在他们反复多次的安全检查,确保不存在一点点安全隐患之后,才投入使用的。
“我现在算是个北京通啦!场馆内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的老朋友。” 王伟坤告诉记者,奥运安保工作目前进展的很顺利,平安奥运的目标肯定能实现。
“蜜月可以晚点,奥运岗绝对不能缺”
北京长安街素有“神州第一街”之誉,设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交通岗岗小,责任大。韩旭是北京市交管局东城支队帅府园队的一名交警,他平日里工作的地点就在此。
记者了解到,帅府园队辖区不大,但工作任务异常繁重,主要负责长安街以及天安门周围交通秩序维护和勤务工作,这里交通高峰时每小时车流量逾万辆,随着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车流量大幅攀升,并且一、二级勤务剧增。
刚结婚不久的韩旭本打算请个假,带着妻子去外地游览一下,好好度个蜜月。“奥运会开了,工作量大增,人人都在为奥运作贡献,我怎么能这个时候选择休假?” 韩旭坚定地告诉妻子,度蜜月咱们可以推迟点,但这奥运岗绝对不能缺!
在帅府园交通队,“升旗岗”是每天最早的一班岗。“我的任务就是在早晨升国旗之前到岗,拦截车辆、维护现场秩序。”韩旭边说边揉眼睛,“我本来一直戴隐形眼镜,从奥运安保备战开始,几乎天天都要早起,晚上一直到深夜才下班,眼睛已经发炎了。”
不但要早起,每天晚上10时韩旭还要站“夜查岗”。“前几天都是大夜班,夜查到凌晨2点多才结束。这种情况下,我一般就不睡了,直接上‘升旗岗’了。”
北京的大街小巷,6500名交警站好每班岗,疏导好每次交通,为奥运创造高效、畅通的交通安全环境;奥运中心区,一支承担奥运赛事带道及交通巡逻任务的北京市交管局摩托警车带道队正繁忙而高效地工作。
记者获悉,北京奥运会警车带路队从去年5月正式成立,全队由211名民警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1位警花,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25岁。
绕桩、刹车、列队……呈一字纵队亮相的女骑警飒爽英姿,令人惊叹。可是谁曾想到,几个月前,她们别说骑,就是把住车不晃不倒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来自122指挥中心的李亚丽,十几年前,做为首批在天安门巡逻的女交警,她曾经开过“望江125”,但排量刚超过现在的五分之一。而其他人中,哪怕是摸过摩托车的也为数不多。
据介绍,每天训练的基本功就是绕桩,约20个锥桶一字摆开,间距大约5米,十多辆摩托车顺次排好,用完全相同的速度、频率,先向左倾斜45度,再立即向右侧倾斜45度,依次绕过所有障碍。
“这个科目看似难度不大,实际上操作起来绝不简单。”李亚丽说,驾驶这样几百斤的“庞然大物”,稍微一不留神,就会“砰”的一声摔倒,被摩托车压在下面起不来。
摔倒、起来,再摔倒、再起来……魔鬼训练终于有了收获,如今,“警花”们已可以在各种障碍物中如穿花蝴蝶般自由驰骋。
记者了解到,在奥运期间,奥运警车带路队从全队选拔出22名队员,组成了奥林匹克中心区巡逻处突小分队,负责奥运中心区的交通巡逻、指挥疏导、快速处理事故和处置突发事件。
“铮铮铁骑在心中奔腾,马达的轰鸣在耳畔响起,只要努力,平安奥运的目标就在不远的前方。”一名队员说出了每个奥运卫士的心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