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圣火点亮千年古都 祥云传播世纪梦想

2008-08-08 19:12     来源:新华网      编辑:邵磌
   --写在奥运火炬北京地区传递结束之际

     新华网北京8月8日奥运专电(记者张舵 程义峰)8月8日上午12点22分,在奥林匹克青年营营员的注视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被收回到火种灯中,等待着最后时刻在“鸟巢”熊熊燃起。历时3天的圣火北京地区传递活动宣告结束。

     圣火跨越五大洲13万公里,带着世界人民的祝福和激情最终来到北京。在这里,梦想交织、心灵交汇、文明交融……

     这是一个续写历史的神圣时刻

     神秘的紫禁城敞开怀抱,巍峨的八达岭长城绽放微笑,静穆的天坛古殿一片欢腾,当取自奥林匹亚的圣火来到东方的北京,千年古都为之动容。

     8日晚,奥运之城北京将实现中国人的百年梦想。祥云飘落,是当代中国人与先辈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历史告诉未来,一个神圣的时刻已经到来。

     8月6日上午,紫禁城午门前,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接过北京地区的首棒火炬。600年前,秉承敬天哲学的中国古人建造了象征着天空中紫微星的紫禁城;600年后,诠释了现代中国人飞天梦想的杨利伟,在这里带着奥运圣火庄严起跑。

     在曾经举行过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下,代表“中国高度”的姚明高举火炬昂首阔步走过金水桥,身后就是城墙上的巨幅毛泽东像,画像中的老人目光深邃,似乎正凝视着小巨人的背影。

     祥云相继经过八达岭长城、天坛、京杭大运河、周口店古人类遗址。象征光明的圣火点亮了这些曾经辉煌的历史遗存,以灰色调为主的北京城处处跳跃着火红的激情,迸发出一幕幕东西方文明对话的精彩瞬间。

     世界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的千年。圣火传递为千年古都注入了活力。

     这是一个见证历史的感动时刻

     与北京奥运会圣火在五大洲传递和平一样,中华文明的接力已经跨越几千年。当代中国人手中的文明火种熠熠生辉,折射出的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奥运圣火的到来,”一位火炬手。跟着祥云的足迹,北京过去30年的巨变让人们感动。

     8月6日下午,祥云飘落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的丰台科技园。这里的企业研发出的祥云火炬燃烧技术,能够在世界最高峰点燃。

     当圣火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传递时,人们惊异于这块从荒地上发展起来的投资热土。过去15年里,这里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0%,国际巨头纷纷来此落户,全世界最完整的手机产业链也已在此诞生。

     经过近30年的建设发展,北京可以与世界上许多现代化都市媲美。这里每年接待450万海外游客,已开通200余条国际国内航线,还有发达的轨道交通和崛起的CBD。

     “手握火炬,看到欢呼的人群和美丽的城市风貌,我首先想到的是为祖国感到骄傲,有一种强大的自豪感笼罩着我,”通州一位火炬手说。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是我们过去30年发展的最好证明。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学家吴敬琏6日作为火炬手奔跑在北京街头,他对记者说:“我们应该以一种大国心态看待奥运,看待未来。”

     这是一个传播梦想的激动时刻

     北京奥运会使奥运会第一次来到中国。中国申办奥运时承诺,将在中国特别是4亿青少年中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当祥云火炬在北京传递时,向青年一代传播奥运梦想成为一个重要主题。

     8月8日,奥林匹克青年营被定为火炬传递的最后一站,一共有6名营员进行了火炬传递。这是奥运火炬传递历史上首次来到青年营。北京火炬传递活动新闻发言人孙学才说,这样安排目的在于让奥运精神一代代传递下去。今年全世界205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派出481名青年代表来京,首次实现了奥林匹克青年营百年历史上的大团圆。

     祥云火炬在北京传递的3天里,很多人从半夜就守在路旁,就是为了能亲眼目睹只有短短几分钟的火炬传递。

     2004年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研究报告指出,火炬接力以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方式展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不管你是手持火炬奔跑,还是站在旁边观看,你都会为火炬接力所代表的价值而着迷。

     不管火炬在哪里出现或经过,总会获得英雄凯旋般的礼遇,人群中“中国加油”的呼喊声回荡在千年古都上空,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世纪呐喊。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