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
相遇在雍和宫
旅游路线:
雍和宫寺院的全部建筑群,总体呈不规则状分布;其中心部建筑整体由南至北呈长方形,历史上可分为东、中、西三路格局。
东路分为庭院建筑,名东书院。是由太和斋、如意室、五福堂、大块文章地、画舫、松柏室、醉月轩、海棠院、后佛楼等多所厅、廊、亭、室、轩、台、阁、舫等建筑组合而成,形式古朴淡雅,气氛安逸幽静。
中路建筑为寺院的殿宇主体部,如同皇宫一般的雄伟壮观,并呈具满、汉、藏、蒙古多民族的艺术风格。
西路建筑,则是雍和宫的护法庙宇——关帝庙。由于扩充崇雍大街已被拆除。
此外,围绕三路主体建筑,还分别设有多所呼·图克图佛仓(即驻京活佛公馆)、印务处、经史馆、北大门、800余间僧舍(又称“连房”)、马圈、马神庙,粥锅院等建筑(现这些建筑已成为民房),如众星捧月般地护卫在外围。
乘车路线:
13路 18路 44内 44外 62路 116路、117路 125路 206路 606路 684路 800路内 858路 特2路 909路 雍和宫桥东
地铁2号线 5号线 雍和宫
开放时间:
9:00-16:30
门票价格:
25元
电话:64044499
景点介绍:
雍和宫,座落在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是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中外闻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雍和宫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间。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原是康熙皇帝在明代太监官房的旧址上为皇四子胤禛(后为雍正皇帝)修建的府邸。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后,改称雍亲王府。
胤禛登极后,于雍正三年(1725年)钦定雍和官。雍正皇帝不仅把雍和宫作为佛事活动场所,还把御前侦探险的特务机关“粘杆处”的署衙设在宫内,为他刺探情报,捕杀异己,进行秘密活动。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暴死在北京西郊圆明园中,后曾把灵柩停放在雍和宫,为此,永佑殿(神御殿),法轮殿等主要建筑由绿琉改成黄色琉瓦,并在神御殿供奉雍正皇帝的影像。此后,这里成为供奉清帝祖先的祠堂。
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为笼络蒙藏上层人士,大兴土木,增建许多寺庙殿堂,将雍和宫改建为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必建后的雍和宫规模宏伟,巍峨壮观。清人曼殊震均在《天咫偶闻》中描写道:“殿宇崇宏,相设奇丽。六时清梵,天雨曼陀之花;七丈金容光焕发,人礼旃檀之像。飞阁复道,无非净筵;画壁璇题,都传妙手,固黄图之甲观,绀苑之香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