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台湾如何携手打造金融业高地

时间:2011-11-28 08:36   来源:新华报业网

  台湾,在江苏的投资额连续八年居大陆之首,江苏利用台资占了大陆台资的三分之一;台湾,连续多年稳坐我省进口头把交椅,苏台两地贸易额占两岸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但与实体经济往来红红火火相比,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合作却有不小差距。用台湾一位资深金融家的话说,“台湾唯一没有全面进入大陆的产业,就是金融业了。”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苏台双方已从认识转变为行动。11月25日,由台湾工商协进会理事长、台湾工业银行董事长骆锦明率领的24人台湾金融考察团应邀到我省考察访问,并与江苏金融界同行就深入合作展开探讨。作为台湾金融界第一个抵苏的重量级考察团,这次台湾金融考察团的到来,无疑是双方开启金融合作新局面的一个实际行动。

  其实,苏台两地金融合作虽不能和制造业相提并论,但已有了良好起步。

  早在2002年,台湾彰化银行就在昆山设立了代表处。2010年12月28日,台湾彰化银行昆山分行正式开业。今年6月7日,台骏国际租赁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运营,这是台湾工业银行在大陆投资的第一家子公司,也是第一家获准在大陆设立的台资租赁公司。此前,台湾第二大银行——合作金库银行、台湾第一金控集团旗下一银租赁公司已相继落户苏州,设立分支机构。11月22日,台湾新光银行旗下新光租赁(苏州)有限公司也在园区开业。而经历了两年孕育期,台湾兆丰银行也将于12月正式成立兆丰银行苏州分行。

  在南京,台湾永丰银行不久前正式揭牌。董事长邱正雄说,要把台湾永丰金控的中国大陆运营总部设立在南京。

  2010年,《海峡两岸银行业监督管理合作谅解备忘录》(MOU)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先后生效,为苏台金融合作注入新动能。目前,台湾金融企业经核准在大陆投资的项目有2/3落户江苏,江苏还另有8家台资租赁公司和多家保险公司。

  在新的合作阶段,苏台两地开展金融等服务业合作空间更为广阔。来自银行、信托、票券、租赁、保险、证券等台湾金融业巨头,都期待能够后来居上,与江苏同业分享其金融业创新、国际化经营方面的经验。

  “江苏对台湾金融业有高度的吸引力。”中国信托金融控股公司大陆事业总执行长罗联福,曾经发行台湾首张信用卡。他说,20世纪80年代,台湾面临工资上涨、新台币升值、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台湾金融界与产业界密切合作,提供金融支援,使得企业的转型升级更有成效。他相信台湾金融机构进入大陆后,与台资企业总部及其在大陆机构的统筹合作,一定能促进台资企业升级转型,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久前,南京成为继北京、上海、厦门等地后又一个开通新台币兑换人民币双向兑换业务的试点城市。台湾金融家们普遍关注:台湾银行在大陆设立的分行怎样才能尽快承办人民币业务?

  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江苏省金融办主任汪泉表示,南京作为试点城市,试点时间不长但业务发展较快,南京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南京银行已开通新台币兑换人民币双向兑换业务,新台币兑换成人民币有7000多万元兑换额,人民币兑换新台币有5000多万元兑换额。他相信,试点的实施可以带动苏台贸易发展,也可以促进金融业务创新。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陶为群举例说,无锡华润集团做了“资金池”,所属企业间可以相互借贷,既起到企业内部外汇调剂的作用,又避免了汇兑损失。他说,江苏有22000多家台资企业,台湾银行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帮助这些台资企业开展这项业务。

  20多年前,台湾的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和IT高新产业的合作,实现了双赢。台湾宝来金融集团副总裁叶明峰表示,他们正准备设立创投公司来大陆投资,参与江苏的转型升级。汪泉回应说,很欢迎外资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的进入。他同时提醒台湾金融企业,进入大陆市场必须注意外汇管理和投资回报率问题,建议每投一个项目结一次汇,同时确立合适的回报率,否则很难找到投资项目。

  利用票据市场为中小企业服务,台湾的做法给江苏同行有益启示。台湾票券工会理事长、中华票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正庆说,台湾货币市场已有35年历史,票据业务主要包括商业本票、银行承兑汇票等。中小企业只要取得金融公司给予的额度、取得票面公司的同意,就可以发票据了。这种机制有利于吸纳社会游资,化零为整用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省台办主任王荣平表示,“十二五”期间我省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苏台金融业合作是重中之重。相信随着双方的不断努力,金融合作高地一定能早日成就。(邵生余)

分享到:
编辑:李瑞艳

图片

图片推荐

    要闻

    两岸情

    各地涉台活动

    文化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