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历史的角度看,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发展的进程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是持续发展向上攀升,还是无所作为停滞不前,甚至是一路下滑走向低谷,分野就在于能否在关键时期应对得当,作出正确的抉择。
(二)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不断面对新挑战、新问题的关键期。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让我们经历了一场疾风暴雨式的洗礼,经济走势呈现惊心动魄的“V”形反转。当此之时,河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
关键时期凸显出的问题和矛盾更多也更复杂,比如如何将非常之年的非常之举转化为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如何尽快弥补金融危机冲击下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如何破解就业、就医、就学、养老等社会难题?……
(三)关键时期,关键之年,更需要我们通盘考虑,精心运作。
(四)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汲取多年来河南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河南的发展实际,着眼奋力实现中原崛起长远大计。在去年底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答案——持续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就要坚持在实践中做到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
在刚刚召开的全省“两会”上,坚持“四个重在”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五)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短短十六个字,内涵十分丰富,是统领我省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发展之要,更是科学发展观在河南的生动实践。
(六)存在决定意识,实践丰富认识。“四个重在”的提出是基于对河南省情的正确判断。
当前,我省整体的发展状况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趋势、比较好的态势、比较好的气势:
各项经济指标稳定、持续、向上,趋势良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风头正劲,呈现出较强的发展后劲;广大干部群众谋发展、求上进的氛围十分浓厚,奋力拼搏、实现崛起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突出,社会事业历史欠账多,仍然面临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突出矛盾,加快发展依然是河南最紧迫的任务。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们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不高,竞争力不强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
总之,我们既要看到发展中的诸多有利条件,增强机遇意识,坚定必胜信心;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见微知著,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