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彩云之南·红河有约——台湾青年红河行:以文化为桥,促心灵契合

2025-11-13 10:1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参访团一行在弥勒市可邑小镇参访交流。(中国台湾网发)

  中国台湾网11月13日讯 11月的红河,虽已冬至,仍暖阳如织。11月4日至10日,来自宝岛台湾的青年朋友跨越山海,共赴红河州开展一场以“文化红河·青年共创”为主题的交流参访活动。在为期7天的行程中,他们漫步山水、对话历史、沉浸人文,与红河州青年深度互动,共同编织一段充满温暖与感动的红河记忆。

  自然与民族风情相融:感受生态和谐之美

  行程首站,台湾青年们走进弥勒市东风韵艺术小镇,奇特的万花筒红砖建筑与绵延的薰衣草花海相映成趣,让大家惊叹于红河将自然生态与艺术创意完美融合的独特魅力。在太平湖森林小镇,湖光山色与石漠化治理的生态奇迹,展现着红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步入弥勒市博物馆和可邑小镇,了解彝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弥勒的历史变迁,热情奔放的彝族阿细跳月、古朴的寨门祭祀仪式、醇香的米酒,让台湾青年们深刻体验到彝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浓郁风情,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台青在蒙自西南联大旧址参观。(中国台湾网发)

  抗战与家国情怀共鸣:铭记民族复兴之志

  在蒙自,台湾青年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西南联大蒙自旧址。在南湖诗社的旧影、闻一多等先辈旧居前,大家静默聆听那段烽火岁月中,联大师生们不畏艰险、教育报国的感人故事,深刻体悟“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与知识分子为国担当的家国情怀。在碧色寨,古老的滇越铁路火车站仿佛时光的见证者,让大家回想起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更感慨于今日祖国大陆发展的巨大成就。在红河州展览馆大家全面系统了解了红河州的历史沿革、发展成就与未来规划,增强了对祖国大陆现代化建设的认同感。

台青体验紫陶工艺。(中国台湾网发)

  历史与传统文化对话:体悟中华文脉之深

  在建水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台湾青年们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传统文化寻访。在建水文庙,他们于苍松翠柏、泮池洙泗间,感受儒家文化的庄重肃穆与“尊师重教”传统的千年传承。在朱家花园,精雕细琢的建筑艺术与一个家族的兴衰史话,让大家领略到中华传统家居文化的精髓与滇南民居的独特风貌。巍峨的朝阳楼、巧夺天工的双龙桥,无一不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沧桑与文化积淀。青年们纷纷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和血脉根基。

建水文旅企业家代表与台青交流座谈。(中国台湾网发)

  交流与心灵对话共情:厚植两岸亲情之根

  此次交流的亮点还在于一系列深入的座谈交流。台湾青年们与弥勒旅居联谊会成员、建水文旅企业代表、红河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定居红河台胞们围坐一堂,畅谈创业体会、分享生活感悟、了解传统汉文化、共话两岸未来。在轻松热烈的氛围中,大家分享彼此的故事,化解疑惑,增进理解。一位台湾青年动情地分享道:“红河州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域,少了一些钢铁森林的拥挤,多了一份大自然的馈赠,在短短7天的时间里感受到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情怀,通过参加成人礼、了解汉服历史,认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两岸一家亲’绝不仅仅只是一句话,更体现在两岸同胞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的过程中,今后会带更多的台湾朋友来红河领略祖国边疆的自然风光和多元文化。”

  此次台湾青年红河交流参访活动,以民族文化为纽带,以传统文化为桥梁,以抗战文化为共鸣,以中华文化为认同基石,成功地为两岸青年搭建了一个互动交流、心灵契合的平台。它不仅让台湾青年亲身感受到祖国大陆西南边陲的蓬勃生机与多元文化魅力,更有力地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对祖国的认同。两岸同胞必将携手同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中,共同谱写崭新的篇章。(中国台湾网、红河州委台办联合报道)

[责任编辑:马琳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