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有利契机 助推融合发展——第十六届津台会期间天津各区多措并举促交流合作
2025-11-11 14:27: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中国台湾网11月11日讯 2025年10月28日至31日,第十六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天津举办。本届津台会期间,天津各区把握津台会有利契机,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开展对台招商推介、文化交流等活动,推动津台经贸、文化等各领域务实合作,助推津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滨海新区——开展招商推介和基层交流,发挥经济大区牵引作用
10月30日,滨海新区举办“滨聚两岸 共享未来”招商推介会,来自上海、河北、天津等地的台资企业代表60余人参加,涉及生物医药、食品、货运物流、教育等多个行业领域。来访台胞实地走访康师傅、南侨食品等台资企业,深入了解台资企业在滨海新区发展的成功实践,切身感受新区完善的产业生态和高效的政务服务。
推介会现场,天津经开区招商部门负责人推介了滨海新区投资环境,重点介绍了经开区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等,引发在场台胞的广泛关注。超100家台资企业在经开区投资设厂,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食品、化工新材料、汽车及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已成为经开区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见证者和参与者,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此次活动积极有效搭建平台,进一步巩固津台两地经贸合作,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台资企业在滨海新区落地生根,实现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共赢发展。

社区交流活动现场。(中国台湾网发)
滨海新区以“两岸同心话团圆 携手共绘新篇章”为主题,组织开展社区交流活动,组织台湾同胞与滨海新区塘沽街道华云园社区居民齐聚一堂,通过互动交流、体验等形式,共叙两岸亲情,共话融合发展。期间,参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听取社区在“网格化+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和基层治理模式介绍,从民生服务到智慧管理,共话基层善治新图景。
南开区——组织推介交流与文化体验,展现天津创新发展和厚重历史

推介会现场。(中国台湾网发)
南开区组织接待台湾团组近70位台湾企业家深入南开区开展参访考察。在“走进南开”推介会上,区投促局作区情推介,向来访台湾嘉宾详细介绍了南开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创新创业要素、产业发展方向和优惠扶持政策等。参观天开园,深入了解南开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和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
南开区文化底蕴深厚,在天津天后宫,组织台湾同胞参观两岸交流成果展,详细介绍津台两地以妈祖文化为媒,开启交流35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体验两岸同根同源的妈祖信俗。在泥人张美术馆、联升斋刺绣博物馆、达仁堂国药展览馆等,大家亲身感受独具特色的天津非遗文化,领略天津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独特魅力。
河东区——借助非遗体验展示天津文化底蕴,促进津台文化交流
10月30日下午,河东区举办津台非遗体验交流活动。来自津台两地的非遗传承人、文化学者、行业代表、参加津台会的百余位嘉宾共同参与。

非遗交流活动合影。(中国台湾网发)
在手工冷法皂体验区,台湾知名制皂师“牛妈”廖湘翎与天津非遗项目“传统手工冷法皂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时晶同台献艺,小小的皂块成为连接两岸匠心、激发创新火花的绝佳媒介。在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体验区,修复师为两岸嘉宾系统讲解了古籍修复的历史价值、核心技艺与保护理念,让大家直观感受这项“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精髓。在非遗项目展示区内,老津卫茉莉花茶、祥禾饽饽传统糕点、津派周氏风筝、津门大直沽酒传统酿造技艺等多项独具天津特色的非遗项目吸引两岸同胞驻足流连。
文化体验、实地观摩与互动交流使嘉宾们全方位感受了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活的城市脉动与现代化建设成就,进一步深化了津台同胞情谊,推动了两岸交流合作,共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红桥区——推介产业发展规划和特色美食文化,展现合作潜力和发展新貌
红桥区接待台湾团组50余名台胞来区参观考察。在招商引资专题推介环节,为来访台胞详细介绍红桥区厚重历史、重点项目、产业资源、未来规划等情况,特别是发挥天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优势、中心城区配套成熟优势、棚改释放土地空间优势,加快站产城融合发展的工作成效。随后,实地参观位于京津雄“半小时通勤圈”核心的天津金茂府项目,体验运河文化与现代建筑的碰撞对话以及“轨道交通+科技住宅+文化传承”的三维创新,领略循环地源热泵、毛细管网辐射等十二大绿金科技系统带来的优质人居生活环境。

台胞在红桥区参访。(中国台湾网发)
在津派文化参访环节,大家来到“网红打卡地”西北角民族美食特色街区,游览红石榴展馆、红石榴广场,品尝特色风味小吃,感受天津特有的松弛感,在浓浓烟火气中感受津派文化的兼容并序。
考察团成员表示,红桥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旅资源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希望以此次考察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交流交往,探寻合作机遇,推动实现互利共赢。
北辰区——推介产业优势和布局,探路未来、共谱新篇

台胞在北辰区参访。(中国台湾网发)
10月28日,北辰区邀请台湾团组一行20余名企业家到北辰参访交流。在北辰(天津)低空经济先导示范区,大家感慨北辰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深入了解时空网格码、立体交通、VR实景互动等场景项目,沉浸式体验了“未来一日”的低空生活图景;在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家在观看宣传片和听取了北辰投资促进局关于北辰“2+3”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布局介绍后,与北辰区副区长杨占雷、驻区台企代表及北辰商会代表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座谈,深入了解北辰的区位优势与产业优势,主动与各自经营的产业领域关联,就融入北辰产业发展进行了有益探讨。杨占雷副区长代表北辰区表达了与台湾工商界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诚挚愿望,欢迎台湾工商界代表来辰交流参访,共叙两岸情谊,共话津台融合发展新篇。
西青区——精心策划招商推介,精致做好文化体验
精心策划,凸显特色,打造招商推介“金名片”。为让与会台商全方位、零距离感受西青的发展脉搏与投资潜力,西青区围绕全区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精心筛选并准备了文旅、科技、养老、农业等多条考察路线,选定天开西青园和南站科技商务区两大核心引擎。其中,天开西青园先导区、天津美科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南站科技商务区、鹏瑞利健康商旅城则以其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投资热土,对于高端服务业和总部经济项目极具吸引力。此外,西青区制定了详尽完备的招商推介方案,不仅涵盖了点位参观,更融入了政策解读、产业对接等多元化环节,旨在通过“观摩+讲解+互动”的模式,让台商不仅“看到”,更能“看懂”、“看透”西青的发展机遇。
精细服务,文化为媒,架设情感融合“连心桥”。西青区依托丰厚的文化家底,接待了380余位台胞来到西青参访交流。台胞们先后参观了石家大院、西青民俗馆、霍元甲纪念馆等标志性文化场馆。在石家大院,精美的清代民居建筑和深厚的漕运文化让台胞们叹为观止;在民俗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非遗项目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在霍元甲纪念馆,一代武术宗师的爱国精神跨越海峡,深深震撼了每一位参观者的心灵。通过这一系列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活动,台胞们亲身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切实体验了西青古镇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武清区——推介特色产业和文旅资源,吸引投资合作

招商宣介会现场。(中国台湾网发)
10月30日下午,武清区组织开展考察交流活动,台湾团组近百位台湾青年企业家参加。在武清区招商宣介会上,区政协张庆岩副主席介绍了武清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定位和产业特色,表达了与台湾各界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诚挚愿望。区投资促进局向嘉宾们作了专题推介,详细解读了武清区的产业布局、投资优势、重点发展领域以及一系列惠企助企政策,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引发了在场台湾企业界和工商界人士的浓厚兴趣。
宣介会后,参访团先后赴澳康达(天津)名车广场、佛罗伦萨小镇实地考察,近距离体验高端汽车贸易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与高品质服务,领略武清商业文旅融合发展的独特魅力,充分感受到武清区多元发展的丰硕成果。期间,还观看了“青牵两岸·艺韵青春秀”文化展演和“青牵两岸·乡味非遗集”特色农文商旅产品展出,有效宣传推介了武清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名片,以文化为桥、以美食为媒,进一步深化了两岸青年间的了解与情谊,促进心灵契合。部分台商表示武清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非常明显,愿在餐饮娱乐、再生资源、夜市经济等领域探索合作机会。

台胞在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合影。(中国台湾网发)
此外,和平区、津南区、宁河区通过组织参访、体验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天津独特城市魅力。
和平区组织接待台湾团组一行46人在津参访。在特色历史文化方面,安排参访庆王府、张学良故居、瓷房子、五大道、民园广场、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等,在农业水利、科技振兴方面,安排参访津沽稻香展销直播基地、芦台春地方文化博物馆、金世神农种业有限公司并作交流,让台湾同胞实地了解天津市良好的人文环境与资源。
津南区组织津台同胞共赴文化之约,深度体验天津多元魅力。组织台湾团组进行为期一周的天津文化交流之旅,走访历史地标、考察城市发展,推动津台两地文化互鉴与情感共鸣。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开物芯港项目现场,实地了解天津会展经济布局与产业创新成果,直观感受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力。乘坐海河游船夜游,饱览海河沿岸古今交融的城市风貌,感受天津的独特城市气质。

台胞在宁河兴家民俗博物馆合影。(中国台湾网发)
宁河区组织接待台湾团组一行深入宁河感受文化魅力。从古城文脉到现代风光,从红色记忆到民俗烟火,从乡村振兴到产业新貌,在行走中拉近距离,在互动中凝聚情谊。在兴家民俗博物馆、丰台木板年画博物馆与陶趣缘手工坊,从民间生活、酿酒工艺、非遗年画到陶艺制作,全面领略了宁河深厚的民俗与非遗文化底蕴。在罗兰书屋,与罗兰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书香浸润中,感受特有的宁静与文化传承。本次交流成功搭建了高效互动平台,使两岸同胞在文化上增进了认同,在情感上深化了联结。(中国台湾网、滨海新区台办、南开区台办、河东区台办、红桥区台办、北辰区台办、西青区台办、武清区台办、和平区台办、津南区台办、宁河区台办联合报道)
[责任编辑:黄晓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