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I·视界” 光影为媒——第11届“金飞燕”海峡两岸微电影微视频大赛圆满落幕

2025-11-10 13:58: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中国台湾网11月10日讯 江城秋深,光影流金。2025年11月6日至9日,第十一届“金飞燕”海峡两岸微电影微视频大赛嘉年华在湖北经济学院举办。本次活动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局指导,湖北经济学院、湖北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主办,三百余名来自两岸的青年创作者、影视从业者与专家学者相聚荆楚,以镜头为笔、光影为墨,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叙事。这是一次科技与艺术的深情相拥,更是一场两岸文化的交响共鸣。
  镜头为笔光影为墨 两岸青年书写AI叙事
活动现场。(中国台湾网发)
活动现场。(中国台湾网发)
  本届微电影微视频大赛以“I·视界”为主题,AI生成、VR/AR、大数据可视化等技术进行艺术表达,成为两岸青年创作的一大亮点。
  据大赛评委、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小平介绍,本届参赛作品中,应用AI进行辅助创作的约占三分之一,涉及选题策划、脚本生成、内容生成及后期渲染、调色、配音等方面,体现了两岸青年对先进技术的敏感度及运用转化能力。
  “在AI赋能下,两岸青年创作风格更加多元,主题更是天马行空。”大赛评委、台北城市科技大学讲师颜景弘表示,两岸青年借助“金飞燕”大赛平台碰撞思维,开展实践创作,不仅有助于提升作品观赏性,更有助于构建面向未来的共创视野。
  台青薛佳渝表示,这是她首次独立制片,在剪辑、转场、调色等方面较为生涩,AI正好弥补这些不足。此次参赛,她认真观看大陆同学的影片,从中发现不少可以学习、借鉴之处。
  此次,AI机器人还作为特邀主持人登台,与真人主持默契配合,并化身“幸运使者”,现场锁定幸运代码,将一份份独具特色的武汉网红文创礼品送出。
  颁奖晚会精彩纷呈 两岸青年共绘青春“视界” 
活动现场。(中国台湾网发
活动现场。(中国台湾网发)
  9日,第十一届“金飞燕”海峡两岸微电影微视频大赛颁奖活动在科技与人文的交响中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揭晓了大赛各个奖项,作品《在细雨中呼喊》获本届大赛最高奖金飞燕奖,作品《台北一夜》《山河同渡》获银飞燕奖,作品《默数》《托举》《江江》获铜飞燕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编剧奖、最佳音效奖、最佳短视频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奖等单项奖同步颁发。“创作盲盒行动”单元更以超有料文化奖、超来电共鸣奖、超会玩技术奖等别致奖项,致敬青年创意的多元绽放。
  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获奖名单的背后,是两岸青年对生活、文化、情感的共同关注——从《山河同渡》《托举》展现的本土情怀,到《台北一夜》《江江》传递的台湾视角,再到《同脉诗心》《穿越时空 我的妈祖视界》承载的共同文化记忆,作品始终以“情感”与“文化”为纽带,搭建起两岸青年交流的桥梁。
  48小时极限创作盲盒行动 两岸青年并肩作战
活动现场。(中国台湾网发)
活动现场。(中国台湾网发)
  “创作盲盒行动”作为本届首创的子活动,以“不期而遇”的组队方式,“限时共创”的拍摄模式,开启了两岸青年协同创作的新篇章。
  三支混编团队循着“文化味”“烟火气”“科技感”三条主线,穿梭于精益眼镜的匠心传承、老汉口茶厂的岁月留香、萝卜快跑汽车机器人智行谷的未来图景、华科科技园的机器人研发中心、武汉里份的市井温情之间。两岸青年在藕汤氤氲中品味乡愁,在非遗老字号里触摸历史,在科技前沿阵地上感知未来,用镜头捕捉文化共鸣,用画面诠释携手共进的时代强音。
  参与盲盒创作的台湾青年感慨万千:“从抽中创作盲盒行动的主题到与大陆伙伴并肩作战,让我们在共同的文脉中,感受彼此的理解和靠近。”两岸青年畅谈AI创作心得,言语间尽显新时代青年的开阔视野与创新胆识。这一刻,科技不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成为连接心灵的桥梁,创作不再是个体的独白,而是化作两岸青年的合唱。
  十一年春华秋实,“金飞燕”海峡两岸微电影微视频大赛自2014年启航至今,累计吸引两岸200余所高校上万名青年才俊,征集作品近7000部,近400部作品入围争辉,成为两岸青年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
  活动主办方表示,期待“金飞燕”大赛不仅赛出优秀作品,更赛出深厚情谊,诚邀更多台湾青年来鄂学习、实习、就业、创业,与大陆青年携手谱写时代新篇。(中国台湾网湖北省台办通讯员:许振洪、朱琨、熊进玉)
[责任编辑:黄晓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