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遇见宜春 多彩非遗”宜台交流活动举办

2025-10-27 16:12: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中国台湾网10月27日讯 10月22日至24日,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遇见宜春 多彩非遗”宜台交流活动成功举办,来自台湾的手作艺术家、文创从业者及青年代表一行20余人在宜春市参访交流,体验山水之美,感受非遗魅力,追寻文化根脉,共话同胞情谊。
活动合影。(中国台湾网发)
  山水为媒,共赏赣鄱风韵
  走进明月山与明月千古情景区,交流团在层峦叠翠间感受“月亮之都”的诗意,在千年文化长廊中触摸历史脉搏。温汤镇古井泉街的氤氲热气、“秀美乡村”水口村的田园牧歌,让台胞们沉醉于“江南佳丽之地”的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走进宜春博物馆,从吴城遗址的青铜文明到禅宗文化的源流,交流团成员在历史长河中追寻共同的文化根脉。
交流团成员亲手体验水墨拓印环节。(中国台湾网发)
  非遗为笔,共绘传承画卷
  在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非遗工坊里,交流团成员了解了袁州剪纸、新坊版画、宜春漆器、万载苎麻纸手工制作技艺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与项目传承人展开亲切交流与技艺切磋。新坊版画传承人余东方为台湾同胞系统讲解了版画的历史沿革,并细致剖析从选材、画稿、雕刻到拓印的全流程。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交流团成员亲手体验水墨拓印环节,制作出各具特色的版画作品,现场气氛热烈。台胞黄馨霄欣喜地表示:“这次体验非常有收获,宜春的非遗文化真的很独特、很有魅力。”
  在庄梅峰根雕工作室,交流团观赏了“以刀为笔,以木为纸”将天然朽木化为诗意艺术的作品。台胞童正一家族三代从事木雕,他感触颇深:“无论是选材理念还是雕刻技法,宜春非遗代表性项目根雕与我们所从事的手工艺很相似,这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座谈会现场。(中国台湾网发)
  文化为桥,共话青年情谊
  两岸青年座谈会上,台湾青年艺术家与宜春非遗传承人、高校师生学子围坐一堂,从技艺传承到创新发展,从文化共融到情感共鸣,话题不断延伸。台湾非遗工艺协会侯小圆分享道:“在台湾,我们常通过节庆展示传统技艺,而宜春的高校将非遗融入日常教育,这种‘活态传承’让我深受启发。”万载苎麻纸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春根则回应:“让非遗走进校园、融入生活,正是让它‘活’下去的关键。我们保护技艺,更希望它能像一棵树,在当代生活的土壤里扎根生长。很高兴两岸同行能有此共鸣,期待未来能有合作,相互学习和借鉴,让非遗走向世界。”
  此次交流活动成功架起一座文化的桥梁,让两岸青年在宜春深厚的非遗沃土中,共同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从技艺的切磋到心灵的共鸣,从文化的“走近”到情感的“走进”,台湾青年不仅体会到两岸深厚的历史文化联结,更深切感受到“赣台一家亲”的温暖。未来,宜春将持续搭建两岸文化交流平台,让更多台湾青年在非遗传承中读懂大陆,在山水行走中感受乡情,携手书写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新篇。(中国台湾网、宜春市委办联合报道)
[责任编辑:黄晓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