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凯里:打好“三张牌” 持续深化黔台融合发展
2025-10-23 09:4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中国台湾网10月23日讯 贵州省凯里市秉持“两岸一家亲”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在促进交流交往、增进台胞福祉、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对台工作新路径,持续深化黔台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打好“文化牌”,解锁苗侗风情促进交流交往。立足凯里“苗侗明珠”的文化本底,发挥区位优势,用活特色资源,让凯台交流更鲜活。一是强化联络促宣传,台胞来访“密起来”。利用节假日走访慰问、台胞来凯考察交流及探亲访友等时机,市台办主动做好协调联络工作,强化感情沟通,鼓励台胞台属、台商台企向岛内宣传中央对台政策和凯里苗侗文化,邀请岛内亲朋好友来凯。今年来,来凯考察交流、探亲旅游台胞共7036人次。二是搭建“村T”大舞台,文化交流“活起来”。创新将两岸元素融入本地火爆的“村T”文化,邀请两岸青年身着融合苗绣、侗银等元素的时尚服饰同台竞秀,以文化为媒,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增进青年一代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今年来,共接待来凯台胞8批次322人,登台走秀40余人。三是拓展多元体验圈,基层交往“热起来”。定期不定期组织“台胞看凯里”系列活动,邀请台胞体验苗年节、学习苗绣蜡染、品尝长桌宴、参与体育项目,让台胞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凯里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蓬勃的发展活力,促进基层民众之间的直接交往与理解。今年来,邀请2家台企参加凯里市“同心杯”篮球赛,协助组织200余名台胞到绣里淘非遗集市等地参观学习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
打好“服务牌”,主动排忧解难增进台胞福祉。坚持“服务送上门、难题解决在家门口”,着力解决台胞在工作生活中的急难愁盼,提升其归属感和幸福感。一是“联席会诊”解共性难题。建立由市台办牵头,教育、卫健、人社等部门参与的台胞台商服务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碰头”研判,对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共性诉求进行集中“会诊”,明确责任、限时办结,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二是“绿色通道”办关键小事。针对台胞关注的“身边事”,积极协调开辟“绿色通道”。联动教育部门保障台胞子女就近入学,对接医疗机构提供便捷体检和就医服务,协助办理居住证等,让台胞在凯生活更省心、更安心。今年来,市台办联动相关部门召开台胞子女教育需求等座谈会为8户台胞协调解决入学、生病住院等方面困难问题;帮助困难台胞申请关爱帮扶资金3000元。三是“权益护航”稳发展预期。加强涉台权益保护,联动司法部门提供法律咨询与援助,畅通诉求反映渠道,公正高效处理涉台纠纷,让台胞感受到公平正义,营造安心稳定的发展环境。今年来,会同司法等部门办理涉台权益维护实事5件。
打好“发展牌”,深化项目合作优化营商环境。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对台合作从“感情联谊”向“事业共创”深化,助力台资企业在凯扎根成长、共赢未来。一是共谋“产业融合”新项目。围绕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特色产业等,联动市投促局、市工信局等有关部门,开展黔台融合促高质量发展服务年等活动,主动对接台资企业优势,借助“黔台会”“黔台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接会”等,共同策划合作项目,引导台资企业参与电子、文旅文创等产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在2025年的“黔台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接会”上,黔东南高新区管委会与贵州拓远芯电子有限公司成功签约,为凯台两地产业交流合作注入了新动能。二是做实“一企一策”细服务。对重点台资企业实行“项目专员”制度,定期上门了解生产经营困难,“点对点”协助解决用工、融资等问题。确保各项惠台政策精准直达,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发展壮大,今年来,先后为台资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4个。三是营造“近悦远来”好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设立“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工程项目联合审批服务中心”、创新实施“问需企业”系列主题沙龙活动等,推动台资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简化审批流程,降低运营成本。不断提升涉台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水平,让凯里成为台资企业投资的“洼地”、发展的“热土”。目前,已有6家台资企业在凯投资兴业。(中国台湾网、凯里市台办联合报道)
[责任编辑:黄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