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海峡两岸特殊教育研学营在江西举办

2025-08-29 14:46: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中国台湾网8月29日讯 近日,“两岸同心·共促融合”2025海峡两岸(南昌)特殊教育研学营在江西南昌、景德镇两地举办,来自台湾5所高校的13名师生与豫章师范学院师生代表一道,通过学术研讨、文化体验、特校考察等多元形式,深化两岸特殊教育领域互学互鉴。
开营现场。(中国台湾网发)
  开营现场,华南师范大学谌小猛教授以“当前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主题,为在场两岸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专题讲座。在“两岸特殊教育发展经验交流会”上,南昌市特殊教育学校党委书记张俐,豫章师范学院左秋芳、黄存泉等教师,台湾铭传大学陈颖君教授等台方代表分别分享了两地特殊教育的发展成果。从大陆特殊教育体系的完善历程,到台湾融合教育的创新实践,双方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现场氛围热烈而融洽。
交流会现场。(中国台湾网发)
  研学营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两岸青年触摸中华文化根脉的窗口。营员们走进南昌和景德镇两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长河中感受赣鄱文化的厚重。
研学营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访。(中国台湾网发)
  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伴随讲解员对西汉列侯生活场景、文物背后历史故事的解读,台湾师生不时发出感叹:“第一次见到如此精美的金器和竹简,仿佛穿越到了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这种文化的震撼力难以言表。”
研学营在滕王阁参访。(中国台湾网发)
  在滕王阁,营员们沉浸式体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意境,聆听《滕王阁序》的创作典故,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彩魅力。
研学营在景德镇参访。(中国台湾网发)
  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传统制瓷技艺传承人现场演示拉坯、上釉等工序,营员们纷纷上前尝试,指尖与陶土的接触,仿佛让千年瓷都的匠心在两岸青年手中传递。在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的陶艺DIY环节中,大家发挥创意,绘制带有两岸元素的瓷器,一件件作品成为两岸融合的生动见证。
研学营在南昌市新建区特殊教育学校参访。(中国台湾网发)
  特殊教育实践的实地考察,是本次研学营的核心环节。营员们走进南昌市新建区特殊教育学校,观摩康复训练课、职业技能课,与教师们交流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看到学校为特殊儿童设置的感官统合训练室以及各先进实训室时,台湾师生们感慨:“大陆特校在硬件设施与个性化教育结合上的投入,值得我们学习。”
  浮梁县特殊教育学校“以陶育美、以艺启智”的办学特色让营员们大为感慨,该校特殊儿童通过陶艺创作提升动手能力与审美素养,不少作品还被选为文创产品。营员们激动地表示:“将地方文化与特殊教育结合,既传承了技艺,又帮助了孩子,这种模式很有启发。”
  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了解、凝聚共识,研学营台湾师生纷纷表示,此次研学不仅收获了特殊教育的前沿知识,更亲身感受到了大陆的发展活力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江西是个非常有趣的地方,回去后,我要把在这里的所见所闻告诉身边的人,让更多台湾青年了解真实的大陆。”第一次来到大陆参加活动、来自台湾台东大学的黄同学如是说。(中国台湾网、南昌市台办联合报道)
[责任编辑:黄晓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