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德上市:老字号的新活法

时间:2008-02-25 09:32   来源:新财经

  在众多老字号深陷规模、体制、产权、营销模式的泥潭时,全聚德的成功上市使老字号企业看到了一线生机

  2007年11月20日,全聚德董事长姜俊贤在深交所敲响开市钟,一百四十三岁的中华老字号全聚德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首家A股上市的餐饮老字号企业。上市当日,股价收报42.3元,比发行价暴涨271.4%,成为中小企业板中令人瞩目的黑马。仅全聚德内部就造就了十八位千万富翁。

  十年上市坎坷途

  此次全聚德上市,可以说是“蓄谋已久”。早在1994年,全聚德便与深圳宝安集团、上海新亚集团等二十多家企业联合成立了全聚德股份公司,完成了上市前的股份制改造。

  1996年,全聚德第一次启动上市程序,但由于当时企业规模有限,监管部门认为条件还不成熟,首次上市计划搁浅。

  2001年,全聚德再次启动上市程序,却仍旧未能获得监管部门审批通过。据相关人士透露,受阻的原因是,当时国内股市低迷,餐饮类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热度并不高。相对于其他类型企业,监管部门对餐饮企业的审查要严格得多。

  为了排除上市障碍,2004年,全聚德大股东把原首旅集团、新燕莎集团旗下的所有餐饮品牌全部装入全聚德,成立了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随后,全聚德集团加速扩张品牌规模,完成了多个品牌的重组,成功并购“仿膳饭庄”、“丰泽园”和“四川饭店”。通过重组并购,姜俊贤欲将全聚德打造成一个集高、中、低不同档次的餐饮品牌联合舰队,使之成为中餐版的“百胜餐饮”。

  2006年下半年,中国股市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牛市”,全聚德又开始“蠢蠢欲动”。2007年1月,全聚德集团第三次谋求上市。在人们猜测小肥羊、俏江南谁能够抢先上市的时候,全聚德却打破沉寂,登上A股舞台。

  姜俊贤对全聚德的坎坷上市路感慨颇深,他认为,上市融资无疑为老字号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上市以后,全聚德在资本市场的嗅觉灵敏度大大提高,公众监督也促使企业在规模、体制、营销模式等方面进行有益改进。上市促进了全聚德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和谐对接,保护了老字号企业,并将促进老字号发展。

  难以标准化制约全聚德扩张

  对于“餐饮第一股”在证券市场取得好成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全聚德独有的传统文化在起作用,但仅凭这一点,并不能保证全聚德能够一直辉煌下去。

  “对于全聚德而言,上市后公司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姜俊贤并未被上市成功冲昏头脑。而事实上,餐饮企业连锁之路困难重重,尤其受制于难以建立的标准化生产体系。

  2003年,内蒙古小肥羊的店面数高达721家,成为仅次于百胜餐饮集团的全国餐饮企业百强第二名。但由于标准化执行不到位,小肥羊在2003年底“叫停”了连锁加盟,店面数量也锐减到目前的350家。中华老字号“天津狗不理”因各地加盟店管理松散,严重损害了“狗不理”的品牌形象。

  标准化是摆在众多连锁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餐饮业更是如此。

编辑:陈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