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菜价波动之三大策略 “卖贱买贵”待解决

时间:2013-01-15 10:41   来源:国际商报

  近期的菜市,可说是“冰雪冬淡”。菜价出现波动,是市场规律。但尽可能平缓波幅,也是一项民生工程。“保淡,不是‘全包’,必须瞄准大众品种,保住基本供应,守住底线。”上海市农委蔬菜办主任陈德明近日对记者说。

  高峰菜价中要有“底价”

  蔬菜生产,受天气因素影响极大。淡旺季分明,过渡快。“冬淡的这个菜价过程,也是一个市场规律。主要是近期前有北方冰雪,后有南方雨雪的影响,全国蔬菜生产和配送受到一定影响。”上海市蔬菜办人士说。上海由于雨雪量相对较小,本地菜源基本未受大的影响,所以郊菜的出货量还是保持正常。

  记者在沪郊采访,菜区工作人员说,在冬淡期间,番茄、黄瓜等反季节品种,价格肯定上升;豆苗、草头这些精细品种,用工量大,冬季用工成本高,价格肯定也是居高不下。这些品种只能“交给市场来调节”。要保供应、稳菜价,必须选择基本品种,保证基本供应。

  查阅历史资料,1993年同期上海也有一个雨雪过程。“青菜目前的零售价位,与1993年同期的最高价格基本持平。这中间已相隔20年,生产成本等已有很大变化,说明基本菜价还是处于可控的范围内。”陈德明说。

  市场布局应“城乡统筹”

  一般来说,春节市场蔬菜消费集中,如果“冬淡”的供应低谷与春节的消费高峰两相“叠加”,会否加剧产销的矛盾?

  蔬菜业内人士提醒,春节市场绝不可笼统而论。拿上海这个特大城市来说,根据往年的规律,到了春节,有这样几个因素需要考虑:一个是本地居民和来沪游客的节日消费,肯定会比平时的消费量大,消费集中;另外,春节放长假,还有学生放寒假,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都会回家乡过年,这部分消费会下降,单位伙食团购量也会有所调整。

  相关人士认为,从现在到春节,如果没有更为严重的灾情,气温能够有所回升,蔬菜生产的恢复应该是比较快的。但如果再有持续10天以上的冰雪天气,或者较为严重的降温,蔬菜产销就会受一定的影响,菜价也会有一定的波动。

  终端问题还应继续破解

  消费者对菜价的直接感受,是在终端。所以终端零售菜价的调控,也是一个关键环节。

  从全国来说,“卖贱买贵”的“最后一公里”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当然,这也是一个市场规律。目前国内的蔬菜产销格局,做不到“直供直销”唱主角,生产源头与消费终端之间,需要环节来“环环套上”。但减环节、减流通成本,应是大众消费品产销改革的“长效课题”。据了解,在上海,本地绿叶菜的产销对接率已达50%左右,形成“农超(超市)”、“农标(标准化菜场)”、“农社(社区)”等对接模式。

编辑:雍紫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