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光辉灿烂的荆楚文化是维系鄂台两地关系的重要纽带。在充分利用荆楚文化开展与台湾的交流交往方面,湖北创建了哪些品牌项目?在两岸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田承忠:两岸同胞同宗同文,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维系两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纽带。湖北是文化大省,与台湾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紧密的现实联系,近年来我省围绕三国文化、屈原文化、炎帝神农文化,与台湾间开展了许多成效显著的交流活动。武汉、宜昌、十堰、黄冈、随州等市相继创建了辛亥首义文化周、屈原文化论坛、两岸武当文化论坛、炎帝神农文化论坛和三届海峡两岸李时珍医药文化与产业合作发展论坛等一系列具有湖北文化特色的涉台交流活动品牌,两岸参与总人数近2万人,其中专家学者2150余人。我们主动发挥湖北高校优势,与台湾开展一系列校际交流、学术交流和学生交流互动。连续举办了九届的“海峡两岸大学生荆楚行”、台湾中南部乡镇长、村里长荆楚行等活动,炎帝神农、武当道教及关公文化民间信仰交流活动,都已成为鄂台交流的知名品牌。目前,我省每年文化交流项目占全部交流项目的39%,做法与经验被国台办向其他省市推广。2010年11月,武当山被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这是当时大陆第二家、中西部唯一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体现了国台办对我省对台交流工作的肯定和支持。
2011年,以辛亥革命历史文化为主题的鄂台交流活动尤为活跃,连战、蒋孝严等台湾知名人士纷纷为首义碑林题词,还举办了海峡两岸记者“重走辛亥路”、两岸追忆辛亥革命志士公祭典等系列活动。2012年,第九届台湾周期间,我们在台北、高雄举办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家住长江边》演出,在岛内引起轰动。同时,恩施女儿会、大兴武当百年旅游文化系列推介活动,扩大了湖北的知名度,增进了台胞的认同感。
记者:大力推进鄂台经贸合作与交流,是湖北对台工作的重头戏。据悉,湖北已经连续九年举办台湾周活动,并两次入岛开展台湾湖北周活动,倍受岛内外关注,请您谈谈湖北举办台湾周活动的成果。
田承忠:自2004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精心组织策划下,每年一届的台湾周成为我省重量级的招商引资平台。九届台湾周累计邀请台湾各界人士来湖北参访超过5000人次,共签订1100多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合作协议、近6亿美元的在台采购项目合作协议。活动的参与面广、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常办常新,硕果累累,受到海峡两岸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欢迎。特别是今年在台湾成功举办的第九届台湾周,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作了重要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0年4月,时任省委书记罗清泉率全省17个市(州)、神农架林区的书记或市长以及省直13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共1000余人在岛内举办第七届台湾周活动,这是2010年大陆首位省委书记率团访台。1200余名湖北代表与500多位台湾各界代表,以文化、科技、农业交流等为主题,在台湾举办了近40场活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互动交流,实现了我省赴台交流活动的全面重大突破,在海峡两岸引起强烈反响。
今年5月7日至14日,王国生省长率湖北代表团,在台湾举办了第九届台湾周。这是我省台湾周活动第二次在岛内举办。期间,王国生省长拜会连战、吴伯雄、江丙坤、林丰正、蒋孝严、詹春柏、王金平、许历农、郁慕明等台湾知名人士;会见了许胜雄、焦佑均、徐旭东、林苍生、蔡衍明、严凯泰、蔡其建、黄茂雄等一大批工商界知名人士。本届台湾周以“鄂台合作与发展”为主题,湖北省代表团与台湾各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举办各类活动50多场次,取得了文化交流、经贸合作和政党交流等多方面的丰硕成果,达到了增进了解、扩大交流、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共创双赢的目的,为两岸各领域的大交流、大合作增添了新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