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股权投资的交流与合作(中)

2011-12-21 08:21     来源:中国台湾网     编辑:马迪

  2010年8月26日台湾当局正式对“工业银行投资大陆创投、租赁公司及银行创投投资大陆租赁公司”放行,银行与金控子公司还可向“投审会”申请投资大陆地区“其它事业”,投资金额不得超过被投资事业实收资本的5%与15%。“其它事业”专指直接投资,并非财务性投资,包括金融信息服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资产服务公司、财务咨询顾问公司、应收帐款管理公司、外汇经纪商、融资性租赁事业等。台湾金融主管部门解释,暂未开放一般商业银行创投子公司投资大陆创投,主要目的还是希望银行创投子公司尽量留在岛内扶植企业创业,且“银行法”第74条对银行投资创投也有净值5%的上限。另外,金控创投子公司投资大陆,金控对该创投持股比率,必须达100%,如富邦金控对富邦金创投持股比率91%就暂不能申请。但此时台湾VC业者无论是否是金控旗下的公司都已开始积极进军大陆。包括富邦金、开发金、永丰金、台工银在内,均采取成立创投管理公司、或租赁公司等策略先行登陆。2011年8月22日,台湾最大的风险投资机构华威国际(The CID Group Ltd.)宣布在重庆设立一家规模为4亿美元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鉴于形势发展需要及台湾的金融控股公司几乎都表达有意愿到大陆投资创投管理公司,2011年9月6日台湾宣布开放金融机构投资大陆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台湾金融主管部门表示,金融控股公司直接间接持有的100%子公司,可投资大陆地区租赁及其它主管机关核定的金融机构以外金融相关事业,且持股要超过25%以上。规定同时强调,金融机构创投子公司投资的创投管理公司,不可以直接或间接投资创投公司、一般企业或者参与所管理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至此,台湾VC业赴大陆投资的岛内政策障碍已基本清除。据台湾业者估计,目前岛内VC资金约70%投在台湾,30%投向岛外,主要在大陆。

  至于大陆PE/VC业者对台湾的投资,主要受限于台湾当局的政策规定。长期以来台湾当局对陆资公司入岛投资都严格限制。按照台湾“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不管是大陆民众设立的大陆企业,或包括台商在内的外商依大陆法律成立的大陆外资企业,统称“陆资公司”。除来自大陆的企业外,经第三地赴台投资的外国公司,只要含陆资比率达30%,或陆资对公司具有实质控制力者,都视为陆资进行管理,必要时主管机关可以要求陆资企业申报资金来源。所谓“具有实质控制力”,是指陆资股权即使未达30%,但在该企业董事会具有董监事过半人事权、经营权及财务掌控能力的外资,也视为陆资。实收资本额超过新台币8000万元的陆资投资事业,有接受检查的义务,须每年向主管机关申报财务报表。

  台湾当局2008年6月底出台“调整两岸证券投资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外资基金不必出具“不含陆资声明书”(即陆资可以私募基金形式进入台股)等5项松绑措施。12月底,台湾经济部门拟定“大陆地区人士来台投资许可办法”草案。2009年4月底第三次“陈江会谈”达成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原则性共识后,台湾当局于5月12日通过“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及“大陆地区来台投资设立分公司办事处许可办法”。2009年6月台湾当局首批开放192个项目及出台相关配套措施,2010年5月20日开放银行、证券、保险等12项,2011年1月1日配合ECFA服务业早收清单开放1项,2011年3月2日,台湾当局公布并实施第二阶段开放大陆资金赴台投资的相关规定,再次开放42项产业。迄今开放项目累计247项,制造业中开放比例占42%、服务业42%、公共建设项目24%。大陆PE/VC业者赴台投资每笔均须事前经台湾当局严格审批,且只能选择已开放的以传统产业为主的项目,因此意愿不高。

  二、前景分析

  两岸PE/VC业者有广阔的交流与合作空间,特别是大陆市场将为台湾PE/VC业者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主要是因为欧美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解决,世界经济结构失衡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扭转,世界经济重心正在东移,以中国大陆为核心的新兴市场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大陆经济继续保持较高速增长既是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特征,也为台湾PE/VC业者提供众多成长性极强的被投企业。
近30年来,人类社会出现两个重要的新变化与新趋势,一个是信息技术革命,另一个是经济全球化。前者使信息扩散速度加快,尤其是科学技术信息加速由发达国家传播到发展中国家,让世界变成了平的;后者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前所未有地大规模流动,彻底打破了国界限制。这两个变化导致以大陆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迅速进入世界经济体系,并以其优质廉价的低生产成本发展出强大的制造能力,吸引发达国家企业纷纷选择外包方式,将制造环节移到新兴市场。

  然而,生产外移加之本国新兴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不足,导致欧美国家结构性失业增加,贸易逆差不断上升,世界经济出现结构性失衡。为应对失业率攀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但由于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结构失衡所致,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未能拉抬经济、降低失业,反而对全球输出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扩张的财政政策则因低水平就业引起的税收减少而收不低支,加之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使财政支出呈现刚性,赤字不断增加最终引爆了债务危机。因此,当前西方经济动荡的原因实质是美国财政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复合型危机重挫人们对世界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虽然这种情况使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但也再次表明世界经济重心正在东移。二战以来,世界经济中出现过日本奇迹、西德奇迹、亚洲四小龙奇迹,但最大的经济奇迹应该是连续30多年保持年均10%高增长的中国经济奇迹。中国奇迹正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也为两岸经济合作提供更多机遇。(本文作者朱磊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 经济学博士)

本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与我网联系

更多精彩请点击中国台湾网金融频道 专家专栏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