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股票市场概况之一:发展历程

2009-10-09 15:15     来源:中国台湾网      编辑:胡珊珊

  台湾股票市场是台湾工业化过程中的产物,也是台湾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台湾股票市场不但是融通资本、活跃经济的重要渠道,还与台湾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稳定联系密切。台湾股票集中市场虽始于1962年,但股票交易却在国民党撤退台湾初期就已开始,被称作“店头交易”。而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后,店头市场被取消,开启了集中市场单一运作的时期。直到1988年,台湾又重新成立股票店头市场,目的是为公开发行但尚未上市的公司开拓股票流通渠道,台湾也因此有了“上市股票”和“上柜股票”之分。2002年台湾成立兴柜市场后,有效地抑制了非法地下证券商为中介的未上市上柜股票的交易,股票市场也形成不同层次的交易体系。

  一、萌芽期(1953-1961年)

  台湾股票交易的兴起与国民党当局的“耕者有其田”政策有关。国民党撤退台湾后,推行土地改革,对强制征收的土地采取三成配发股票、七成搭配实物土地债券的方式给予补偿,股票配发数量骤增至5.4亿股,加上已发行的公债,岛内可流通证券量剧增,店头买卖随之兴起。当时股票主要来自台泥、台纸、农林、工矿等公营事业公司。50年代末,全台证券行号多达300家,其中仅台北市就有60多家。为规范证券交易,1954年1月台当局公布了《台湾省证券商管理办法》,并在1955年7月加以修订。台当局对市场的管理增强后,交易量骤降,股票市场暂时由盛转衰。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在美国专家协助下,台当局1960年9月成立了证券管理委员会,1961年2月出台了《证券商管理办法》,积极为成立股票集中市场做准备。

  二、成长期(1962-1984年)

  台湾股票市场诞生后经历了20余年的缓慢发展,主管当局陆续出台各种法规对交易制度不断加以完善。1962年2月9日台湾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同时岛内店头市场关闭,严禁场外交易,台湾股票市场初具雏形。最初规模非常小,上市公司只有18家,股票25种,市值68亿元新台币,全年成交总值只有4.6亿元新台币。证交所开业后的6年间,台湾股市完全被公司大股东及做手控制,人为制造股市的暴涨暴跌,也被称为“蛮荒时代”。1968年4月,台当局颁布《证券交易法》,为股票的发行与流通管理奠定法律基础,也对操纵股市的行为进行制约,但此时台股几经折腾之后已如一潭死水,少有人碰。直到1971年台湾证券交易所开始编制发行加权股价指数(当年股指为100),台股才起死回生,再次出现连续大涨,1972年和1973年的涨幅分别为81%和128%。1973年成为台湾股票史上量、价均取得突破性成长的重要年份,股指从年初的200多点一举冲上500点,随后转熊。同年7月,为刺激开始下跌的股市,台当局公布了《授信机构办理证券融资融券业务暂行办法》,允许台湾银行、台湾土地银行及交通银行3家银行先开办股票融资信用交易。但该“办法”实行的是只融资不融券,且只对买进者融资,不对卖出者融资,因此也被称为“跛足信用交易制度”,并未能挽救股市。加上能源危机的冲击,1974年台股转为空头市场,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整理格局。1977年下半年起,股市重新上攻,次年10月创下688点的空前高点后又开始长达四年的低迷。台当局再次运用推进融资融券的办法刺激股市,1979年公布《证券金融事业管理规则》,取代原有的《授信机构办理证券融资融券业务暂行办法》,1980年4月复华证券金融公司开业先办理融资,并于同年7月开办融券,完整的信用交易正式开展,但股市仍无明显起色。这段时期也是做手猖獗的阶段,美国华尔街日报批评当时的台湾股市是“吃人的市场”,台当局为彻底整顿股票市场,打击内线交易之风,1982年对主管部门进行大幅改组,起用有为才俊,整顿上市公司财务,推行电脑交易制度,直接催生1983年开始的一年多的多头行情,并为日后台股出现的大高潮打下基础。同年8月台当局公布了《证券商营业处所买卖有价证券管理办法》,并在10月份恢复了店头市场,开始上市上柜股票同时合法交易的时期。

  三、高峰期(1985-1990年)

  在外贸出现巨额顺差导致新台币大幅升值的背景下,这段时期台湾股市出现了举世罕见的大幅飙涨。1985年台湾股价指数仅700多点,但到1990年2月竟冲至12600多点,五年上涨17倍。这段时期台湾岛内掀起“全民炒股热”。从1985年到1990年,岛内开户数由40万户爆增到503万户,平均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而上市公司家数由127家仅增至199家,股票种类由130种增至213种,增长幅度有限。同期台股总市值由4157亿元新台币增至26819亿元新台币,成交值由1952亿元新台币增至190312亿元新台币,增幅均创历史纪录。台股成交值在全球股市的排名由1987年的第8名迅速升至1989年的第3名,仅次于东京和纽约股市。台湾当局则利用股市蓬勃发展的时机大力推进台股的制度建设。1988年台湾通过了“证券交易法修正案”,全面开放证券商的设立,并打破经纪、自营的分业限制,一改原有4家证券投资信托公司的寡占局面,到l989年底,经核准开业的证券商由原先的20家增加到249家,1990年底更多达373家。1990年台当局开放外资券商在台设立公司,规定外资专业投资机构(QFII)投资台湾股市总额度为25亿美元。而在此之前,大量国际热钱已通过各种途径涌入台股,对股价强劲扬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由于担心股市泡沫过大,台湾当局决定以开征证券交易所得税给股市降温。该措施70年代初也曾试过,但因税务资料不易取得而匆匆停征。但随着1987年底台湾上市股票一律纳入电脑辅助交易系统,股票交易及资金流向也开始可以通过电脑个人资料获取,已经初步具备征税条件。然而1989年9月宣布征税后,却引起股市轩然大波,股价重挫,投资人上街请愿,台当局在各界压力下被迫直接参预做多,拉抬股市终于止跌反弹。次年,在台股飙涨不断创出新高的时候,股市泡沫突然破裂,股指由1990年2月12日的12682的高点直跌至10月22日的2485点,跌幅超过80%。台湾当局为此停征证券交易所得税,至今未复征。

  四、成熟期(1991年至今)

  经历了高峰期的大涨大跌后,台湾股票市场日渐成熟,虽然股价指数迄今再未达到过当年的高点,但台湾股市却在改革与开放的道路上取得显著进展。改革方面措施主要是开放金融商品、交易主体及经营业务,具体包括:1991年大幅放宽银行办理衍生性金融商品业务;1993年发布证券商设置标准,统一岛内与外资券商业务范围;1995年全面开放银行承做票券业务;1997年开放股市认购(售)权证,成立中华信用评等公司,修正“证券交易法”,不再限制同一地区仅能设一家交易所;1998年成立台湾期货市场,并发布证券商自有资本管理办法,建立资本适足性规范;2000年修正“证券交易法”,开放库藏股,开放第二类股上柜,开放全权委托代客操作,放宽商业银行投资股票市场比例为25%;2002年成立兴柜股票交易市场,开放证券商经营新台币利率衍生性商品业务,放宽证券商转投岛外事业的范围,放宽全权委托代客操作的资金投资岛外有价证券。开放方面措施主要是开放外资进入比例、交易领域及相关业务,具体包括: 1991年首度核准外资(亚洲开发银行)来台发行债券;1992年开放发行海外存托凭证,供台湾企业募集岛外资金;1994年开放岛外人士开设新台币账户,并取消外资券商家数及岛外人士投资券商比例限制;1995年取消外资投资台湾股市75亿美元总额限制,投资比例上限由10%提高至15%;1996年取消外资投资股市本金及资本利得汇出期限的限制,开放岛外自然人及一般法人投资台湾股市,提高全体外来人投资比例至25%;1997年提高全体外资投资股市比例至30%,取消信托投资公司外资比例不得超过40%的限制,开放外资来台原始股上市,及台湾企业至海外原始股上市,扩大OBU业务范围,可进行居民外币存款及办理境外证券业务等;2000年放宽外资投资金额比例,包括调高单一外资投资机构投资台湾证券最高限额,由现行15亿美元提高为20亿美元;个别外资专业投资机构投资台湾证券额度提高至15亿美元,投资台湾上市上柜公司股票最高可达该公司发行股份的75%;自12月30日起取消外资对台湾发行公司股票投资比例的限制;2001年放宽白领岛外人士来台工作的限制,放宽外来人投资土地及不动产限制,放宽QFII资格条件,申请案核准后1年内需汇入核准款延长为2年;11月1日实施“金融控股法”;2003年取消QFII制度,改采“一次登记,永久有效”制度,完全开放外资机构投资人进入台股,使外资在台股市场中的比重大幅提升。此外,台湾在股票市场纪律化方面也有所推进,如1990年开始设立股市监视制度、2002年引进独立董事及监察人制度等。

  1991-1995年间,台股指数一直在5000点上下波动,接着连续两年上涨,中间虽有1996年因两岸关系紧张而一度重挫,但1997年台股还是实现历史上第二次突破万点,在8月27日达到10256点。随即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骤降2000多点,但与亚洲其它股市相比受伤相对较轻。然而,进入1998年台湾经济表现逐季变差,出口缩减,经济增长放慢,不断有上市企业跳票事件发生,企业财务危机频传,终于爆发“本土性金融风暴”。从1997年6 月底到1999年2月4日,台湾股市跌幅为39%,较之韩国的26%、新加坡的31%、日本的32%、泰国的35% 反倒更严重。台湾当局为应对“本土性金融风暴”的冲击,采取三项措施:降低银行业营业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交易税采取弹性税率,此后台湾股市逐步走出困境。2000年台湾“大选”前,大量基金纷纷入场,同时台湾资讯电子等高科技产业经营业绩优异,增长势头迅猛,推升股市第三次突破万点,2月17日达到10256点的高点。2001年国际上网络股泡沫破裂,美国纳斯达克股价重挫,波及到与其联系密切的台湾股市,尤其是台股中比重较大的电子股出现大幅下挫,台湾股指一度重挫至3411点,随后缓慢爬升,但总的说来其后几年台股始终低迷。2007年受到整个亚洲股市走强的影响,台股逐渐上涨,一度逼近万点大关。但在8月份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台股自10月的9800点的高峰开始下跌,虽在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就职前有所回升,但马上台后股市再次急转直下,从5月20日的9295点跌到10月20日的4931点,跌幅高达47%。多年的股市不景气也导致岛内证券商总公司家数由1991年9月鼎盛时期的376家降至2008年底的94家。直到2009年9月,台股才在大陆股市连续上涨的带动下回升至7000点以上。截至2009年3月底,台湾上市公司725家,岛内上市公司总市值13.2万亿元新台币,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DP的比例为99%。该比例反映该经济体金融深化程度,也间接反映其资本市场发展潜力。金融业发达的先进国家该比率均大于100%,且稳定波动,按照该指标台股近年来表现已经较为成熟。(本文作者朱磊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 经济学博士)

 

  本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与我网联系

 

 

更多精彩请点击中国台湾网金融频道 专家专栏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