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围绕影子银行而采取的种种治理措施给货币和金融市场带来非常大的波动,先是6月“钱荒”引发的暂时流动性危机,后是7月出现的近万亿存款流失。着眼影子银行未来发展,我们从中该反思什么?
相关消息称,截至7月28日,工农中建四大行存款负增长9500亿元。存款流失近万亿除了季节性因素外,很大原因是影子银行“去杠杆化”带来的负面冲击。事实上,自2011年6月开始执行“日均存贷比”监管指标,银行时点存款数大减之后,为规避监管,商业银行倾向于在每个季度初发行期限三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这就形成人民币存款增量在每个季度第一个月大幅下降(存款由于购买理财产品而转出),影子银行的迅速膨胀吸引大量存款转移。
6月“钱荒”可以看做一场围绕影子银行治理而展开的流动性博弈,不过,为避免“铁腕治理”过度,近期央行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注入流动性,但这也带来了后续影响。根据申银研究报告,央行在6月底银行资金最紧张时采用非公开方式定向投放了规模约3000亿元资金,而这部分资金也于7月底前收回,因此,才会出现信贷量的剧烈波动,并对货币政策造成极大干扰。
到底该如何审视中国式影子银行?又该如何治理影子银行呢?这是一个值得重新反思的问题。近些年来,影子银行系统的迅速发展和壮大,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金融结构。中国的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商业银行系统内的影子银行业务,主要是银行理财产品、委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业务;第二类是发挥“准信贷”与“类信贷”功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信托、金融租赁、消费金融公司、证券公司等;第三类是非正规金融,如民间借贷、私募股权和财富管理产品等。
我们需要在金融深化背景下全面审视中国的影子银行问题。一方面,从融资供给端看,随着中国金融脱媒和大量表外资产的出现,特别是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金融结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证券、保险类机构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加大,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贷款表现出明显替代效应。
另一方面,从融资需求端看,金融危机以后地方政府投资大跃进推升融资平台需求,房地产商融资需求旺盛,高收益率对居民部门产生投资吸引。特别是近两年,为摆脱信贷规模约束及利率“双轨制”的桎梏,各银行通过人民币理财产品、承兑汇票、委托贷款等表外业务实现存款替代,绕过监管限制,打通了货币市场、信贷市场与债券市场,获得了爆发式增长。
银监会数据显示,2012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7.1万亿元,“委托贷款”余额约9100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规模约5.85万亿元,如果加上其他影子银行,其信贷规模占到全社会信贷规模的四分之一左右。然而,“监管套利”以及不透明也积累了极大的风险隐患,如大量银行信贷被转移至表外的风险连带问题,期限错配导致的偿付或违约问题,以及货币工具效力削弱问题等。
可见,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躁动与金融转型相伴而生,要控制影子银行过度发展,也要正确处理正规金融体系和影子银行体系的关系。影子银行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去杠杆,而是解决监管套利以及透明化的问题。因此,加快利率市场化、资产证券化以及直接融资等全方位金融体制改革,疏通资金在金融体制内外的循环,加强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远比强行推动“去杠杆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