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活太阳能是打翻身仗的重中之重。他在广大债权人的理解、支持下,也以“债转股”之路求翻身。一位债权人被胡福林欠了1个亿元大债,在无奈和盼头中,愿与胡福林同舟共济,挥泪接受“债转股”方案一道重整旗鼓。另一头“抱团过冬”,联合太阳能产业链上的6家上、中、下游企业新建了“光电公司”,组成互供互销产品的互利联盟,肥水不流外人田,保证家家有订单,人人有饭吃。
为了多渠道解决资金之匮,胡福林再次忍痛割爱,将“光电公司”多条高科技核心生产线剥离出来,割出这块优质资产与国内一家太阳能上市公司合作,新创一个公司运作,实现主力突破和双赢。
“优二进三”,信泰将浴火重生
胡福林将企业最根本、最长远的“救市工程”定位于“优二进三”,开拓第三产业,兴建温州大型鞋革鞋料市场。
几年前,胡福林未雨绸缪,在未来人气、商圈很旺的温州动车站周边建造了一大批规模型高档商场性厂房,占地120亩,2011年底已建成14万平方米,目前在建2万多平方米。
温州是著名的“中国鞋都”,年工业产值830亿元,是全市16个行业的龙头老大。与温州制鞋产业链乃至全国制鞋业相配套的是庞大的鞋料鞋革原辅材料市场。2011年底,为了推动温州制鞋产业转型升级,温州市政府决定搬迁原落后、低小散的鞋料鞋革市场。
胡福林抓住这一重大机会,积极争得市委市政府及鞋革协会等方面的有力支持,将信泰建造的16万平方米商场性厂房改建为温州大型鞋革鞋料市场。“我们不是简单的搬迁市场,而是引进世界一流的理念、技术、工艺、管理、人才,将之提升建设为中国鞋革产业的研发、设计、信息、展示、交易中心,从温州辐射海内外,引领全球鞋革材料产业发展。”胡福林介绍说。
经历过痛苦的债务危机,胡福林对办好实业有了更深的感悟,使他加深了对银行“晴天送雨伞”的理解。他说,“现在我想明白了,‘救市’的确很需要钱,但我更需要的不是钱,而是政策,我渴望得到政府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