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这样的忠贞, 才敢于倒在那样荒寒的山野

1852年, 通过在6座测量站的多次精密测量, 孟加拉人锡克达计算出:印度测量局工作人员所标注的“25号山峰”海拔29,002英尺,是地球的最高点。这座山峰,就是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被居住在其北侧的西藏人称为“女神第三”的珠穆朗玛峰。
在人类的足迹先后于1909年和1911年踏上北极与南极之后,作为世界第三极的珠穆朗玛峰便成为探险家们极度渴望征服的目的地。英国登山队于1921年开启了第一次正式攀登珠峰的旅途,并主导了之后17年中所有七次攀登行动,但最初的八次探险却都宣告失败。探险家冈瑟 欧 迪伦弗斯将登临珠峰誉为“全人类共同努力的目标,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不能退却的事业。 ”

1924年,英国的第三支珠峰登山队到达了8,572米的海拔高度,因氧气不足被迫下山,但队员乔治 利 马洛里和安德鲁 欧文坚持继续攀登。那一年马洛里38岁,因一句对为什么要攀登珠峰的回答“因为山在那儿”而为世人敬仰。在珠峰上安扎的帐篷里,马洛里和同伴曾高声朗读《哈姆雷特》和《李尔王》 。马洛里和欧文离开最高营地后再也没有返回,至今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是否曾在遇难前完成梦想到达顶峰。

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登山者埃德蒙 希拉里作为英国登山队队员与尼泊尔向导丹增 诺尔盖一起沿东南山脊路线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此时距离珠穆朗玛峰被确认为世界最高点已经过去了101年。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探险历程中,珠峰共夺去了24条生命,挫败了15支探险队。然而, 第一次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挑战世界之巅的终结,相反,人类的珠穆朗玛的悲怆之梦一直在延续。2011年4月,82岁的尼泊尔前外长乌帕德希雅召开新闻发布会,郑重宣布将挑战成为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最高龄人士。该记录的保持者尼泊尔老人明 谢尔钱于2006年5月25日凌晨以76岁高龄登临珠峰。 乌帕德希雅对媒体宣布: “登山运动通常是体能的考验,但是,它也是一种意志的考验。我想证明,像我一样的老年人也能完成挑战。 ”

5月被视为最适合攀登珠峰的时机,因为这时通常会有数天的有利天气。乌帕德希雅在这个月份义无反顾地向珠峰进发了。他和他的同伴进行了6 天的高山行走,包括成功翻越一座5300多米的雪山。在5名向导的带领下,他成功到达了海拔6100米的1号营地,之后突感不适,攀登非常困难,便和向导撤退。途中经急救、灌水、吸氧等抢救无效后,乌帕德希雅倒在了回大本营的路上。据推测,导致乌帕德希雅不幸的可能就是常造成登山者死亡的高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