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被人遗忘的秘境 显露原始的美

时间:2010-07-21 14:17   来源:T--腾讯

  秘境,对于广袤辽远的中国只是冰山一角,但它是一个开始,对于秘境的探索将在亲身游历中得以实现。

诺邓

  诺邓

  一座小村庄能保存千年风貌世所罕见,地处滇西北大山深处的一座名叫“诺邓”的白族村庄就保有这样的殊荣。近日,云南省政府正式将这座千年白族古村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予以重点保护,列全省2l个省级名城、名村之一。

  诺邓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城西北面的山谷中。由于自唐代南诏时期1000多年以来“诺邓”村名一直没有改变,因此被称为“千年白族村”。据考证,这座村庄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也是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载中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村中现代民居建筑不多见,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

诺邓

  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

  诺邓村四面环山,村子最低处海拔为1900米,最高处诺邓玉皇阁海拔为2100多米,高差较大。除了东面山麓“龙王庙”后有一小块稍为平坦的台地外,所有的民居几乎都建筑在山坡上。

  诺邓村民居建筑式样基本同大理地区的白族民居,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一天井”、“四合五天井”等建筑布局,但由于依山而建,构思奇巧变化,风格也呈多样性。无论是四合院,还是“三方一照壁”式结构,平面组合都结合山形地势特征,因而诺邓村民居建筑又呈千姿百态的外观,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协调适应。

  诺邓民居建筑重视工艺精美,门、窗、木梁、柱、檐都讲究雕刻图案的美观精细,山墙、院墙上都有绘画或图案。每户人家正房、厢房、面房或照壁的布置和工艺都各有特色,几乎找不出完全相像的两家来。白族建筑的照壁是十分需要讲究的,而诺邓村的照壁由于主房、厢房和厅房因山势高低错落,所建的照壁就显得高大而又顺应各家自然特征。诺邓民居建筑中“大门”式样最为丰富,门向也不尽相同,其风格气派豪华而不失文雅。此外,各家正房“堂屋”的风格,都体现庄重古朴典雅,很多人家至今还保留着明清以来的家俱、古董、什物。现存民居建筑中,主要有明、清时期的建筑,有一部份是民国的建筑。

  尼汝神秘谷

  如果说,“三江并流”自然奇观核心区的香格里拉是世所公认的秘境,那么位于香格里拉县城东北高原腹地的尼汝山谷就更加鲜为人知。4个散落在山间坝子上的小村庄,鲜有人到访的十几户藏民,固守着神山、圣湖和原始的牧场,又奇妙地包容了本教、藏传佛教等多元化崇拜,默默地在密林深处淡定生存。

  每到高山杜鹃怒放的季节我就会跑到香格里拉,这几乎已经成了习惯。在小中甸的花海边漫游,常常会碰到许多从大城市来的同道中人,驿路相逢,都为这暂时的遁世互相道贺,然而香格里拉越来越多的游人似乎正让安静变得艰难。与同来的昆明摄影师王水林和一些当地的藏族朋友围坐在花海的茶炉边,大家说起了尼汝。

  即使对于在香格里拉土生土长的人来说,离县城只有75公里的洛吉乡尼汝村也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里面原始森林遮天蔽日,云杉、冷杉高大精壮直指云霄,林中还栖息着麝、熊、藏马鸡、猞猁等多种珍禽异兽。山间坝子上,是藏民经年累月开垦的小块梯田,他们的房舍就如洒落的珍珠一样点缀在地头田间。离村子不远就是大大小小的湖泊,湖边的草甸就是尼汝人的天然牧场,而控制着数量养的牛羊完全没有破坏这里的生态,使它始终如闺中处子一样未受污染。另外,尼汝村藏民每年举行的那种独特的煨桑仪式和不轻易让外人观看的登巴热果(农历七月十五转山会)更是被冠以种种传说,就连跟我相熟的小中甸老村的村长中中——这个地道的香格里拉汉子也无法清楚地解释这些传说的由来。幸运的是,中中在尼汝的一位好友邀请他参加今年的登巴热果,居然也破例邀请了我们,终于有机会到尼汝一睹为快了。

  尼汝神秘谷

  如果说,“三江并流”自然奇观核心区的香格里拉是世所公认的秘境,那么位于香格里拉县城东北高原腹地的尼汝山谷就更加鲜为人知。4个散落在山间坝子上的小村庄,鲜有人到访的十几户藏民,固守着神山、圣湖和原始的牧场,又奇妙地包容了本教、藏传佛教等多元化崇拜,默默地在密林深处淡定生存。

  每到高山杜鹃怒放的季节我就会跑到香格里拉,这几乎已经成了习惯。在小中甸的花海边漫游,常常会碰到许多从大城市来的同道中人,驿路相逢,都为这暂时的遁世互相道贺,然而香格里拉越来越多的游人似乎正让安静变得艰难。与同来的昆明摄影师王水林和一些当地的藏族朋友围坐在花海的茶炉边,大家说起了尼汝。

  即使对于在香格里拉土生土长的人来说,离县城只有75公里的洛吉乡尼汝村也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里面原始森林遮天蔽日,云杉、冷杉高大精壮直指云霄,林中还栖息着麝、熊、藏马鸡、猞猁等多种珍禽异兽。山间坝子上,是藏民经年累月开垦的小块梯田,他们的房舍就如洒落的珍珠一样点缀在地头田间。离村子不远就是大大小小的湖泊,湖边的草甸就是尼汝人的天然牧场,而控制着数量养的牛羊完全没有破坏这里的生态,使它始终如闺中处子一样未受污染。另外,尼汝村藏民每年举行的那种独特的煨桑仪式和不轻易让外人观看的登巴热果(农历七月十五转山会)更是被冠以种种传说,就连跟我相熟的小中甸老村的村长中中——这个地道的香格里拉汉子也无法清楚地解释这些传说的由来。幸运的是,中中在尼汝的一位好友邀请他参加今年的登巴热果,居然也破例邀请了我们,终于有机会到尼汝一睹为快了。

编辑:王晓蕊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