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良→中山→珠海→番禺
与其他地区不同,珠江三角洲的物产在冬春季节反而更多更鲜更美味——白菜更甜、莲藕更粉、鱼儿更肥美,走地鸡因为长得更慢了些,所以也就更加令人咂味。
在新年长假期与美食来个亲密接触,是一个很好的消遣大法——和盒饭岁月暂时讲拜拜,与厨房的洗洁精暂作揖别。几天后,你甚至可能多一个“美食家”的名号。

[大良小炒]
从广州市海珠区向西走,过鹤洞大桥,奔向新开通不久的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只须20分钟,就能下到顺德碧桂路。走过碧桂园再往前片刻,大良、清晖园便向我们招手。
这条只收路费10元的捷径,便被人称作“揾食路”(找吃的路径)。
粤菜有名,乃因顺德出大厨。顺德菜有名,全赖它的小炒。
顺德人“食道”名不虚传,从小炒小食到九大簋,式式齐备样样精巧,不须走太多的地方,大良中心地带是清晖园,前面的步行街一带便足可印证食事。
牛下水在全中国都是受欢迎的物事,五香牛杂则是广东的特产,这个东西据说发端于顺德。不必考究出身,顺德的牛杂引领了众生的口水,是贱而便宜但登得大雅之堂的东西。清晖园前唯一一间老号“细妹牛杂”,至今可令香港人专门驾车前来一试,足见其魅力所在。
顺德小吃中著名的有仁信老铺,双皮奶发明于清代,是顺德人会吃的最好注脚。用水牛奶隔水炖出,嫩白如脂,食之不腻,仁信做此物已有半个世纪以上历史。还有一个可即食也可携回家作手信的南乳花生,从前广州中山五路惠如茶楼前一位老伯在脖子上挂一竹篮卖此物,天天售罄,为老广州所乐道亦源自于此。而名震天下的伦教糕,正宗地道者,亦唯大良而不可另求矣。
从清晖园移步至大良美食城,有十多家老号食肆“啸聚”于此,那高压柴油灶的轰鸣声远远就听见了,香味也飘散在百米开外。不分时段的营业,让你可以随便点上几味大快朵颐。不必一定大菜,小而清淡的“镬气小炒”最让人满意,例如猪肉渣炒菜心、炒牛奶——牛奶亦可炒,真的服了大良人。
吃完了还得逛逛风景,顺德有清晖园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不过“顺德周庄”更令人顿生兴趣。逢简古村位于大良往西走的杏坛镇,古村四面环水,古风犹存,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古朴的老居临河涌而建,依河成街,轻舟往来。逢简古村在清朝末年达到鼎盛,人口上万,有3个缫丝市场,300多张织布机,产业工人1500余人,号称“小广州”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昌盛。顺德当日名满天下的“桑基鱼塘”今日风光不复存,但古村里依稀的旧日影子还能让人生出无数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