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十大古城墙[图]

时间:2011-06-28 10:48   来源:网易

  城墙,作为历史的文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冷兵器时代那种防卫功能早已消失。200多年的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就已经把长城视作“但以雄关存旧迹、但留形胜壮河山”的历史遗物来保存了。一般城市的城墙,真正作为历史遗物退出历史舞台,是在全国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建国之初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文化部发布的文物保护法令中都把城墙作为文物中的一项列入了保护的范围。但是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和极左思潮的影响,使许多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城墙遭受了破坏。据初步估计,长城保护较为完整的只占约百分之五、六而已,还能看出痕迹的也不过百分之几,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尚留局部或残好相间的古城墙,也已不多,大多数古城墙已完全消失了。为此古城墙的保护,已刻不容缓。特别是在城市建设大发展,商业性大开发中,保护凤毛麟角的古城墙,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尤为重要。不久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古长城被推掉、湖北襄樊樊城古城墙被夷平毁坏。目前特别要重视小城镇和村庄城墙的保护,以免在城镇村社大开发中使有价值的城墙遭到破坏。“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对古城墙来说,仍然十分重要。

  关于城墙的修复和复原问题,半个世纪来一直不断在进行。长城的维修工程,做得最多,取得了很多的经验,自1984年邓小平同志写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题词之后,把长城的各种保护维修又推向一个高潮,不仅使许多行将消失的长城城墙与关隘、城堡得以免除消失之灾。而且也推动了其他城市村镇城墙的维修工作,北京、南京、平遥、荆州、襄樊、兴城的城墙等等都得到了抢救保护。

  城墙是体量极为宏大的文物,不少的城墙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的还列入了世界遗产的名录,很多城市的城墙对于我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历史、政治经济、军事防御工程技术等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城墙在发展旅游事业中,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北京、南京的城墙城门、平遥的城墙城门、西安的城墙城门、临海的城墙等等都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参观的重要景观景点。

西安城墙

  陕西省西安市城墙是明朝洪武三年到洪武十一年(公元1370----1378年),在唐代和元代城墙基础上扩建的。平面呈长方形,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约13.7公里。城墙外有宽20米、深10米的护城河。墙面用青砖包砌,厚重坚实,东西南北四面均开设城门。城门上建有城楼、箭楼、闸楼、巍峨凌空,气势宏伟。城楼与箭楼之间有瓮城。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这是我国现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垣,现已将城墙辟为环城公园。

编辑:王晓蕊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