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虎山竹筏漂行
在中国,丹霞地貌分布区有150余处,多数由于地形高差相对较大,而龙虎山地形高差相对较小,最高只有240米左右,表现出一种极致的柔和俊秀之美。
龙虎山丹霞地貌景观的类型有23种之多,在全世界也名列前茅,而且大多数类型的景观,较为集中地分布于龙虎山和仙水岩景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分面上由南到北,地形上由高到低,景观由密到疏,由密集型峰丛到形型峰林、低矮丘陵,景点之密集,类型之多样,特景绝景之众多,在国内外数少见。
龙虎山三绝
道教文化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肇基炼九天神丹于此。天师道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所谓天师道,指的是由张道陵创立的并由其子孙世袭相传的一种宗教组织。在早期亦称为“五斗米道”。它与全真道同为道教之两大宗派。不过它创建最早,比全真道早1041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道教组织的产生。

龙虎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
龙虎山天师府的建筑规模是全国所有私家府第中唯一可与孔府相媲美的。历来被尊称为“道教祖庭”、“百神授职之所”的大上清宫,始建于东汉,为祖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道教兴盛时期曾建有九十一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二十四殿、三十六院。宫内伏魔殿内的镇妖井,就是施耐庵笔下梁山一百零八将的出处。
碧水丹山
有识之士说,没有道教就没有龙虎山,没有泸溪河同样没有龙虎山。因此,不游泸溪河就不算到了龙虎山。乘上清竹筏,览泸溪之胜,是龙虎山又一绝。
龙虎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景区有九十九峰、二十四岩、一百零八处自然和人文景观,二十多处神井丹池和流泉飞瀑。明净秀美、婀娜多姿的泸溪河,由南向北从景区贯穿而过。她宛若一条银色的飘带,把上清宫、天师府、龙虎山、仙水岩这儿颖宝珠串为一体,形成龙虎山旅游观光的最佳线路。从上清千年古镇乘竹筏顺泸溪河而下,二十里山水二十里画屏,两岸奇峰怪石,竹林青翠欲滴,移步即景,宛若仙境。
崖墓之谜
龙虎山崖墓堪称中国之最、世界一绝,被誉为“天然考古博物馆”。可是,在远古原始的春秋时代,百米悬崖绝壁洞穴中的棺木是用什么办法放置进去的?古越族人为何要将先人安放洞穴之中?什么人才能享受此等“殊荣”等等,已成千古之谜,至今未能破解。

龙虎山崖墓悬棺至今是难解之谜
当竹筏漂行至仙水岩景区,这就是龙虎山最负盛名的悬棺了。据说这些绝壁上的悬棺为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所为。抬头望去,悬崖绝壁高100多米,而且全是90度的悬崖峭壁,不说是插翅难飞,一个人空手上山都几乎不可能,重达千斤的棺木是用什么办法放置进去的呢?山腰上的陡壁之中,星星点点的洞穴至今还遗留着浓浓的棺木痕迹。绝壁崖墓悬疑千古,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
每天上午、下午,当地采药人李氏兄弟都会进行悬棺表演,每每表演前,总有悠缓沉郁的旋律在泸溪河飘散开来,人们似乎在那一刻,体味了古越人对生死的感悟。惊险而刺激的演出吸引游客的眼球。只见棺木和人悬空徐徐而上。微波轻撞崖壁,绳子发出的吱吱声清晰可闻。仰视太久,低头休息了一下,待再仰头,那人已飘进崖洞里,拉着绳子,将棺木徐徐扯进崖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