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政协密集调研献策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时间:2011-09-14 15:40   来源:人民政协报

  近日,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对省政协报送的《建设“山水浙江”发展休闲旅游经济》的调研报告给予高度评价并作出批示。这份调研报告,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凝聚共识、加快发展、加大发展、科学管理、优化服务等方面建议。

  浙江的山水资源得天独厚,山地和丘陵占70.4%,河流和湖泊占6.4%,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海岛数量全国最多。山水之福,如何惠及百姓?今年初,省政协“山水浙江”调研课题启动,省政协主席乔传秀和省政协副主席盛昌黎、黄旭明、冯明光带队品读浙江山水,启开时尚之门。

  浙江境内多山,山多地少使地区经济往往不甚发达。如何才能把山区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成为山区科学开发和跨越发展的新路径。

  在丽水,调研组看到富有浓郁民族气息的畲乡风情游婚俗表演、山歌表演和农家餐饮,增强了生态休闲旅游项目的体验性和参与性。“尽管休闲旅游的热潮不断兴起,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大景区建设推进难度较大、国有林场机制体制改革滞后以及政策扶持力度有限等问题,让丽水生态旅游的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与竞争。”丽水旅游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美丽的西湖开始,沿着钱塘江向西经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至钱江源头——开化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一脉碧水逶迤于锦峰绣岭之间。“主城区内西湖热门常热,今年‘五一’假期游客达135万人;西溪、运河不温不火,还没有进入外地游客来杭的必选菜单,多是本市居民在消费;钱塘江忽冷忽热,除了观潮节、烟花大会,钱塘江发挥的旅游功能极其有限。”从事兼职导游的旅游爱好者小王说。对杭州周边的江湖资源的探究,让调研组了解开发利用江湖资源发展休闲旅游方面的不足也看到了亟待挖掘的潜力。

  “浙江休闲旅游业尚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以及盲目发展、无序发展的现象时有发生,‘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仍然突出。发展休闲旅游业缺乏产业导向政策和相关制度法规,财政、税收、信贷、土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还不完善。在休闲旅游产品设计和公共服务上,缺乏人性化、个性化、科学化、协调化,地方文化特色尚未充分挖掘。”省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负责人告诉记者。

  浙江省政协将“建设山水浙江,发展休闲旅游经济”列为十届十九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议题。顺应休闲时代的到来,把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摆上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战略位置,改变休闲旅游布局零乱、经营分散的局面,加快传统观光旅游“造景收门票”向山水休闲旅游“造境惠民生”的转变。适应休闲旅游发展的要求,有效解决各类规划各自为“规”,发展布局各自为“阵”,资源配置各自为“营”,部门力量各自为“战”等问题,促进工作领域向休闲旅游扩展,管理体制向休闲旅游延伸,扶持政策向休闲旅游倾斜,基础设施向休闲旅游配套,全面推进休闲旅游环境的改善、规范的制定和服务的保障。建立发展休闲旅游专项资金。进一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串点成线,串线成片,连片成面,有重点地集中发展、差异发展、错位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环境优良、便利顺畅、安全实惠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满足高、中、低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需求……常委会议上,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省政协开出帖帖“高”方。

  浙江省常务副省长陈敏尔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建设‘山水浙江’专题协商会议的成果有很多内容与自己分管的工作有关,我将积极运用,认真落实。”陈敏尔说。

  以“山水浙江”建设为契机,浙江转型升级之船又一次驶入新的航道,正稳步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记者 李宏 鲍蔓华)

编辑:陈叶群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