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接待游客从601万增至1150万,旅游收入从50亿增至100亿——
3月2日举行的吴江市旅游工作会议透露,“十一五”成为吴江旅游发展速度最快、投入力度最大、综合带动效应最为明显的五年。5年间,吴江接待国内外游客从601.39万人次增长到1150.25万人次,入境游客从39.45万人次增长到94.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50.1亿元增长到100.33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9.23%、33.74%和20.69%。
“吴江‘大旅游’发展格局已初步显现,正步入以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关键转型期。”吴江市副市长沈金明表示,“十二五”期间,吴江将打造长三角地区知名旅游目的地,让“寻梦长三角、乐水吴江游”的城市形象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叫响、叫靓。
龙头高昂,引领国际化古镇集聚区
说到吴江旅游,就不得不提古镇同里。完整的明清建筑、幽静的青石板街、引人入胜的历史典故、鲜活亮丽的民俗文化,让同里赢得了“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美誉。
吴江市旅游局局长崔夏萍认为,作为吴江旅游的世界级品牌,“千年古镇 世界同里”也是吴江进行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
同里镇党委书记陈建忠自豪地介绍说,今日的同里早已摆脱传统的古镇观光旅游模式,集水镇观光、文化体验、商务休闲、旅居度假等功能于一身,成为吴江旅游的“拳头产品”。
同里正跳出古镇,整合镇西的国家AAAA级景区静思园的资源,并把旅游空间拓展到镇东的肖甸湖,形成有机的纵深旅游覆盖面,构筑同里旅游生态圈。肖甸湖森林公园占地面积4000多亩,是长三角最大的平原森林,在江南地区实属少见。公园蕴含的巨大生态能量,将为同里带来又一个旅游“增长极”。
正在建设的同里南星湖百桥园项目,总规划面积1232亩,将打造一个集水、路、桥、民居、园林、度假酒店等融为一体的江南水乡风景区,最终实现同里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吸引回头客。
2010年,同里发展势头不减,通过接轨世博、服务世博,旅游品牌更进一步。同里景区成功晋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数、门票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8.4%和35.8%。
震泽也是正在崛起的古镇群落之一。在连续多年举办的品牌旅游节庆活动支撑之下,居于吴头越尾、苏杭之间的震泽,正跃升为吴江旅游版图的一颗闪亮明珠,“太湖旅居第一镇”的旅游形象也日趋显现。
震泽镇党委书记张炳高说,虽然发展旅游起步较晚,但运用后发优势,通过整合各类资源,震泽打造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古镇游、工业游、生态游结合的旅游产业链。
发挥同里旅游的“溢出效应”,正成为吴江旅游时代命题。吴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同里周边的黎里、芦墟等古镇,同样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以“千年古镇 世界同里”品牌为龙头,联合相邻地区的其它古镇,以差异化、特色化为依据,打造吴江特色的水乡古镇集群,成为吴江旅游发展的核心。
太湖滋养,尽情描摹生态旅游图
江南美,最美不过太湖水。水美景才美,水美才能吃得美。在做强“古镇游”、“古迹游”的同时,吴江着力做好水文化、水环境这篇文章,打响“生态游”、“休闲游”品牌。
吴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全市共有大小湖泊近300个,列入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的有56个(含太湖),占全省的40%。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吴江拥有太湖岸线长达50公里,沿湖有松陵、横扇、七都三镇,而东太湖150平方公里区域中超过一半面积属于吴江,成为大自然赐予吴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走马太湖沿线,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旅游图景。位于七都镇的占地800亩、投资近3亿元的格林公园将于今年4月30日开园。该园是以德国风情小镇为原型设计建造,是国内第一个以异国乡村生活,手工传统为主题的公园。从今年开始,每年的五一期间,都会在格林乡村公园内举办“摩登天空 草莓音乐节”,打造吴江文化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横扇镇在万亩生态农业观光园中,专门划出300亩土地设立“开心村”,并分割成1000份,邀请1000户上海市民报名认领,成为网上种菜的现实体验版。每户符合条件的上海家庭可免费认领其中的3分土地。这一创意让横扇成为上海市民、苏州市民养老度假的好去处。
“食”是旅游六要素之首,吴江通过挖掘特色美食,带动旅游吸引力。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水乡泽国的吴江有着丰富多样的天然食材,其美食以“土、特、时、鲜”为主要特征。吴江已获得了“中国太湖美食之乡”、“中国大闸蟹美食之乡”和“中国太湖农家菜美食之乡”3张国家级美食名片。吃在吴江犹如住在吴江,既能感受吴侬软语般的温馨,还能体验润物细无声的随意。
“休闲度假旅游正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围绕着东太湖打造的东太湖旅游休闲度假带也将成为未来吴江旅游的重要增长极”。吴江旅游局长崔夏萍介绍说,吴江正紧锣密鼓地修订《吴江东太湖旅游度假区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理念,借助滨湖新城开发建设,逐步把东太湖片区打造成省级旅游度假区。
“接二连三”,工业旅游步入爆发期
走进江苏苏龙纺织科技集团精心打造的“麻立坊”,游客可以看到源于尼罗河流域的亚麻如何漂洋过海到中国,粗糙的亚麻如何成了丝一般柔顺的时尚衣装,亚麻及丝绸历史文化的起源、沿革及现状一一展示在眼前;还可以自己操作打样机,只需15分钟,编织一条漂亮的亚麻围巾;而亚麻产品生活体验馆内,卧室里的床单、被套、衣袜,客厅里的壁画、沙发、地毯,餐厅里的桌布、毛巾等等,由亚麻制成的各类产品优势一目了然。
“借助工业旅游这个平台,亚麻产品的销售方式将向团购和商务礼品转变,企业也实现向附加值更高的环节升级”。“麻立坊”策划人苏龙集团董事长陈洪根介绍,整个麻立坊工程总投资8000余万元,占地面积300亩,在这里,游客们不仅看得尽兴过瘾,还可以吃震泽的黑豆腐干、熏豆茶、大头菜,购买特色的亚麻产品和蚕丝被。
经济发展走在前列的吴江在办旅游上有着不可多得的优势。尤其是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旅游业正成为吴江众多民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抓手,进军旅游业也成为吴江企业家的共识。
华佳集团董事长王春花说,华佳的工业旅游最初只是局限于缫丝厂一块,游客过来后,主要是看煮茧、缫丝、复摇、编丝等工序,旅游线路尚显单薄。如何把真正的蚕桑丝绸文化展示出来?集团投入6000多万元资金,建设1.8万平方米丝绸博物馆,打造集高科技蚕桑展示、丝绸生产一条龙、研发、时尚设计(服饰、家纺)、生态休闲于一体的“丝绸文化之旅”景区。
统计显示,5年来,吴江累计实施市级以上旅游重点项目18个,总投资35亿元。高星级旅游饭店成为投资热点,共新增高星级饭店8家,现挂牌四星饭店达到9家,挂牌五星级2家,另有按照五星级标准建造的海悦国际花园大酒店、静思园豪生大酒店也进入了试营业阶段,2010年底吴江四星级以上饭店数量位居江苏省县级市首位。
不久前,182家外地旅行社领取了吴江市旅游局派发的2010年地接奖励。自提出对组团到吴江过夜旅游的旅行社进行奖励以来,吴江得到了旅游界的广泛关注,去年世博期间吴江星级旅游饭店出租客房,同比增长55.63%,提升了吴江会务旅游品牌影响力。
通过“接二连三”、提升增效,吴江也借机把该市南部地区打造成传统丝绸纺织、黄酒文化和现代工艺有机融合的商贸文化旅游集聚区。(李国祥 戴丹 沈伟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