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间外就是外地游客吃饭的路边摊,卫生状况极差
一名来自江苏的女游客来青岛旅游,找不到公共厕所,无奈之下只好交钱上了私家收费的厕所。8月19日,在市长公开电话12345局长接话日现场,这位游客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反映了上去。记者获悉,私家厕所拿出来收费,已不是第一次遭投诉。青岛市从 2008年就取消了收费厕所,可一到旺季,这些公厕却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这也是大量收费厕所存在的根源 。
A 记者走访:私家厕所小便1块
8月19日,记者来到了湖南路与安徽路交会处,每隔几米便有一个厕所“广告牌”,顺着指示记者来到湖南路一栋居民楼,坐在门前的一位男子告诉记者,这是收费厕所,“小便一块,大便两块”。记者付钱进门后看到,这家民宅里的厕所相对简陋,但是打扫得还算干净。
记者沿着湖南路走访,离着这家收费厕所不远处就有一家公厕,但门口挂着“工程施工”。记者咨询周边居民了解到,这个公厕说要升级改造,已停用一个月了,如果想上厕所得继续往前走一段。
来自河南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我们下了旅游大巴后想上厕所,公厕没找到,倒是找到收费的了。上一次厕所一块钱,有点贵,连小孩子也要交一样的钱。听朋友说青岛厕所不收钱,这是不是乱收费?”
B “收费派”观点:我的地盘我做主
自家的厕所开放给公众,是乱收费吗?游客的这个问题一抛出,局长接话日会议现场顿时热烈起来。按照市政公用局相关负责人的说法,青岛市市南区投资建设了231所公厕,从2008年开始取消收费后,厕所乱收费的情况几乎杜绝了。可居民把自家的厕所开放给公众用,这是将个人资源变为公共资源,属于个人自己负责的市场行为,这肯定不算是乱收费,怎么去查处呢?
在座的相关负责人一时分为两派,其中“收费派”的观点很明确:人家将私家厕所拿出来给你用,你既然自己愿意用,就该掏钱。
“青岛市目前并没有相关法规禁止开设私人厕所,私人厕所收费属于盲区,所以暂时认定,法无禁止就是可以做。况且,人家并没有强迫你上厕所,你既然用了,就该给人家钱。”其中一位工作人员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如果可以收费,那么私人厕所的收费如何定?“私人厕所定价的多少,这是市场公开竞争的行为,应该交由市民自主决定。”
C “禁收派”观点:收费要有营业执照
在座的“禁收派”接着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可以由市场竞争实现收费,那就必须有营业执照吧?”据青岛市工商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工商部门目前并没有发放厕所营业执照的批准,这是一个盲区。这就是说,如果市民真想着能够经营厕所生意,那么去工商部门连营业执照都无法申请。
不过,“禁收派”的观点也很明确:青岛早在2008年就取消了厕所收费,这些收费厕所是一种城市文明倒退的表现。因为他们主要面向的是不知情的外地游客,会影响外地游客对青岛印象,有损城市文明,影响城市景观。
青岛市政公用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岛市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维护公厕,其中一类公厕每年要投入4万多元的维护费用。这些公厕从2008年开始全部实行免费,就是为了方便游客和市民。如果再有收费的公厕出现,这反而是一种文明倒退的现象。每到旺季,沿海景区周围会出现上厕所难、拥挤的现象,但考虑到前海一线的规划,根本不可能将厕所设计得过于密集。目前,青岛市前海一线每300~500米左右会有一个公厕,如果再建设大量公厕,旅游淡季出现公厕闲置,这样会造成资源浪费。
◎专家建议:多建流动厕所
据介绍,目前青岛市的一类公厕每年由政府及市政部门各补助4万块钱,但是一类公厕对坑位高度、隔断板、光照等有着严格的要求。建成后,厕所的后期维护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老百姓是否有能力承担也是个问题。
随后,记者咨询了中国海洋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董志文教授。他说,“问题的根源就是,政府服务设施做得不到位。政府应该多建设一些流动厕所解决游客如厕难问题,不应该把问题抛给市场,最终让市场解决。毕竟,厕所应该属于市政服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