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难捱,最闲适之处莫过于水清云疏、泉淙鹭舞的江岸。既得凉爽,又获野趣,如幸遇雾霭迷离,则云水一色,人在画境。新安江似乎都满足上述的描述:水、云、泽、梦……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自然之力的丹青巨作,可远观,亦可置身于其中。
溪
山淡远,一条承载了太多文人气息的河流,流淌出隽永而风雅的节奏。发源于黄山南麓的新安江,把这块世界上最美花岗岩的山涧飞瀑,碎琼乱玉,一一收集。
水从山骨无泥气,玉漱花汀作佩声。百转千迴,迤逦出山,又得徽居的秀逸清雅,渲染出枯淡幽冷,极具文人士大夫逸品格调的山水长轴。“青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文字的力量在自然的大美之前依旧是稚浅的,“敢言天地是吾师” ,石涛、黄宾虹等新安画派的大师,功力固然已臻于化境,但妙笔终究难书天然之趣,丹青还欠造化之意。
苦蝉声住,寒江起暮雾,孤舟送客归,水云深处。古渡繁华不在,却被岁月填满,栓船石上,苍苔依旧,依稀可见精美的雕刻,埠头边的青石,铭文已然模糊,却分明可见时间留下的印记。离垢避嚣,遗世独立的古村落依旧以黑、白、灰这样简单而经典的色调诠释着山高水远、飘逸空灵的中国传统美感。气质和新安江江水一般清冽。渡头沽泊聚黄昏,三二蚱蜢舟闲在水岸,如黛远山即是画纸,只添几竿野竹便尽得疏简枯淡之笔墨、荒逸高洁之意趣。暮色渐起,村民们在江边浣洗,弄碎了碧波,江上的雾霭悄然而至,但见半城江雾半城山,人在虚无缥缈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