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恩施大峡谷黄鹤楼生态走廊入口效果图

图为:恩施大峡谷一炷香

图为:八大生态走廊分布图

图为:恩施玉露走廊上戽口民居

图为:玉露走廊上枫香坡侗族风情寨
“仙居恩施”渐行渐近
曾经的恩施,留给人们的印象是遥远与落后,如今的恩施,正如一个深藏闺中的绝美少女,随着成长正被世人关注并引来无尽艳羡。
恩施市依托什么实现了她的华丽转身?
“恩施市有着奇特的自然景观、宜人的气候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民族文化、丰富的物产资源,同时集这么多优势资源于一体的地方,全国少见。”恩施州委常委、恩施市委书记谭文骄说:“恩施市有65%的森林覆盖率,被誉为‘天然氧吧’,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祖国‘三大后花园’之一;素有‘华中药库’、‘鄂西林海’和‘天然植物园’之称;蕴藏着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唯一独立硒矿床,被誉为‘世界硒都’;一批极具特色的景区和浓郁的土家、苗族文化交相辉映,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造就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恩施大峡谷、恩施玉露茶、恩施女儿会,三张名片就是恩施市的形象代言。”
恩施拥有良好的绿色资源,就等于是坐拥金山、银山,是这片土地赐予恩施人的一笔巨大的财富。恩施还有良好的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新一轮扶贫开发、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一系列战略和政策机遇的叠加,全国罕见。同时,随着“两路”建成通车,机场改扩建工程的实施,长期制约恩施发展的对外交通瓶颈被打破,跨越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以工业、农业、旅游业和中等规模城市建设为重点,精心打造恩施大峡谷、恩施玉露茶、恩施女儿会三张名片,着力实施清洁家园工程和优化发展环境满意工程,让位于鄂西南深山中的恩施在几年时间里华丽转身,市域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经济各项指标已经处于恩施州龙头地位,县域经济实力排名进入全省县(市)第二方阵,近四年两度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上获奖。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科学发展的工作基础,让恩施人充满了追求梦想的力量。“因此,我们适时提出了建设‘仙居恩施’,打造八大生态走廊的战略发展思路,其目的就是要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谭文骄说。市长秦斌说:通过打造八大生态走廊,我们要在更大程度上缩小与全省、全国发达地区的差距,把恩施市建设成“世界硒都”、“中国老年生态养生之都”、“中国相亲之都”,让恩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以生态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八大生态走廊为骨架,突出特色城镇建设、产业发展、民居改造、生态公路、平安创建及文明工程建设,以州城发展为龙头,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农村居民生活城镇化,城市市民生活乡村化,让本市居民生活得像“神仙”,让外来游客体验恩施“神仙”般的生活,这是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上,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八大生态走廊,各具特色,代表着每个地域不同的发展方向。“恩施大峡谷”黄鹤楼生态走廊,突出恩施大峡谷旅游产业发展;“恩施玉露”生态走廊,突出茶叶产业和生态休闲旅游文化体育发展;“清江源”生态走廊,突出清江源烟叶品牌建设,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和生态休闲旅游;“梭布垭”生态走廊,突出梭布垭旅游和生态休闲旅游发展;“318”生态走廊,突出茶叶、水果产业发展和传统文化、休闲体育、生态休闲旅游;“清江画廊”生态走廊,突出清江旅游、药用植物园、避暑度假养生和硒资源开发;“莲花池”生态走廊,突出生态休闲旅游、历史文化和城郊经济发展;“小溪”生态走廊,突出畜牧、烟叶产业发展和山水生态、古建筑、古村寨等生态休闲旅游发展。
打造八大生态走廊,是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思想方法、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是恩施市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重大举措,体现了恩施市加快发展、锐意进取的坚定决心和巨大勇气,表达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奋发图强、不甘落后的坚强信念和强烈愿望,符合恩施市的实际,是科学发展观在恩施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动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