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资源

时间:2011-09-15 15:44   来源:新华网

  恩施市地处鄂西南山区中部,西北有巫山山脉环绕边境,东南有武陵山脉余支,中部为局部陷落盆地。山体宏大,河谷深切,山高水多,相对高差达1816米,水位落差大,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12条,均属长江水系、清江支流,其水力资源蕴藏量62万千瓦,近期开发量达53.3万千瓦。

  目前为止,已开发的水力资源装机8.62万千瓦,占可开发的17.2%,开发前景十分可观。建国以来,历届县市委、政府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命工程常抓不解。通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几代水利工作者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兴建了大批小型水利工程,建立健全了市乡两级水利管理机构,使我市的水利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市兴建成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30座,总库容3567万平方米,兴利库容1272万平方米,控制流域面积33.78平方公里; 大小引水渠道共3043条,2738公里;堰塘1772口,泵站31处,小型灌区2个,总控制水量4411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12.53万亩,其中灌溉水田面积11.94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74%;建成人畜饮水工程5323处,低标准解决了19.97万人和14.98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占应解决总数的90%;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5平方公里,占应治理总面积的20%。90年代以来, 建成红庙灌区和山岳池灌区两个工程,垭活龙、黄连溪两条小流域治理先后通过省级验收;新上细沙河、流料河、滚龙坝、盐水溪、横栏溪5条小流域治理项目正在按要求抓紧实施。

  一、河流水系

  (一)清江

  清江发源于利川市齐岳山龙洞沟。水自洞出,汇大鱼泉、汪家营、忠孝诸水后,入落水洞,伏流10余公里于黑洞复出,称雪照河,曲折数里入我市境,汇流料河、车坝河,折向东至屯堡汇龙桥河,南流于大龙潭汇带水河,至恩施城南汇高桥河、米田河,向东南流有长沙河、忠建河注入,在两河口处汇马水河,东流汇马尾沟,巴溪沟诸水,至绵羊口汇伍家河,入建始界,经巴东、长阳等县,至宜都注长江。清江全长423公里,流域面积3997.06平方公里,恩施市境内段长127公里,流域面积1172.5平方公里,贯穿市境内沐抚、屯堡、红庙、龙凤、七里、三岔、新塘、沙地、红土等九个区(镇)。在恩施市境内上游段,河床坡度大,峡谷多。 两岸右陡左缓, 海拔900米以上形成单面山地形,地形开阔,日照长; 中游段河床坡度较平缓,两岸形成阶地和河漫滩;下游段河床坡度增大,水流湍急。两岸在海拔高度500 米以上形成大块分层阶地。清江流域,滩多水急。在恩施境内由海拔330 米降至262米,平均坡降4.5%;河流洪枯比大。 据小渡船径流站实测,最枯流量6.8秒公方, 最大洪峰流量4050秒公方,其次是1980年8月4日,洪峰流量3860秒公方。

  (二)清江主要支流

  1、带水河

  带水河位于市境北部,由浑水河、清水河两条支流在衣角坝汇合而成。浑水河源于太阳区李家湾,向东南至梭步垭,称马水河;南流至白杨区找龙坝,名湾滩河,折向西至衣角坝,汇清水河。带水河全长26公里,沿途流经太阳、白杨、龙马、龙凤等乡(镇), 流域呈西北至东南向, 流域面积487.3平方公里,西北高,东南低, 河流上游两侧有小块阶地,中游为深沟峡谷,河流下游地形略为开阔,形成平坝,耕地集中,河流北部山峦重叠,连绵不断,以坡耕地为多;东部为山峦台地。该河流天然落差230米,多年平均流量15.22秒公方,水力资源较丰富,理论蕴藏量1.2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1万千瓦,已开发1685千瓦,占可开发利用量的16.85%。

  2、太阳河

  太阳河位于市境东北部,发源于太阳区茶园坡,流经太阳镇东折至白杨区境,东面流至奇羊坝,沿恩施、建始界,于三堰坝注入马水河。河流全长39.3公里,流域呈西北至东南向,流域面积159.9平方公里,地形西北高,东南低, 最高山峰海拔1988米,最低处海拔420米,相对高差1568米,河流两侧群山高耸,上游地形狭窄,中游有小块平坝,下游为深沟峡谷。太阳河流域多年平均流量5.22秒公方,自然落差320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0.58万千瓦, 可开发利用量0.5万千瓦,现已开发890千瓦,占可开发利用量的17.8%。

  3、马水河

  马水河位于市境东部,发源于建始县铁场坪,在三堰坝汇太阳河流入市境,顺南流至南里渡,有小河湾水补给,经鱼塘口,有下角河水潜流来汇,南流经老渡口,于两河口处汇清江。马水河全长102公里,恩施市境内段47公里; 沿途暗河洞穴颇多,两岸皆为奇峰石林,深沟峡谷。河流多年平均流量38.76秒公方;天然落差129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7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 1.5万千瓦,已开发利用226千瓦,占可开发利用量的1.5%。

  4、马尾沟

  马尾沟位于市境东南部,发源于宣恩县椿木营,在双河区甘坪村入市境,向北流,有桂花园水、魏家河水注入,名横栏溪,顺流至马路口,名马尾沟,向北流于大马驿注清江。马尾沟干流全长37.9公里,流域面积301 平方公里,恩施市境内段长18.1公里,流域面积231.2 平方公里,流域呈南至北向,地形南高北低,河流源短流急,两岸悬岸峭壁,平均河宽50米。马尾沟流域自然落差685米, 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2.5千瓦,现已开发1330千瓦,占可开发利用量的5.32%。

  5、米田河

  米田河位于市境南部,发源于九道水,向北流经石板溪,折向东至鱼泉河,有暗河水补给,至两河口,称干溪河,顺东北流,经小河,于老屋口注清江。干流全长18.7公里,流域面积128.1 平方公里,呈南至北向,河流上游和下游出口处有小块阶地,中游河谷狭窄。米田河多年平均流量3.31秒公方,自然落差 129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0.12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0.1万千瓦,已开发448千瓦,占可开发利用量的44.8%。

  6、芭蕉河

  芭蕉河位于市境西南部,发源于盛家坝乡,流经芭蕉乡河茅坝,名黄连溪。顺北流,经芭蕉镇,汇塘湾河,至野鸡滩,汇胜口河,至高拱桥,汇珠砂溪,折向东于天桥注入清江。干流全长18.7公里,流域面积175.1 平方公里,呈西南至东北向,河流上游河谷狭窄,中游略显开阔,下游为峡谷,流域内大小山岭此起彼伏。芭蕉河多年平均流量4.59秒公方,自然落差 144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0.2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0.2万千瓦,已开发413千瓦,占可开发利用量的20.65%。

  7、高桥河

  高桥河又名麒麟溪,源于红庙乡石头坡的出水洞,瀑布高15米,飞流直下,咆哮于乱石中,气势滂薄,向北流经香树塘,有猫子洞暗河水补给,水热渐大,流经高桥坝,过黎家坪,于巴公溪注清江。干流全长10.2公里,流域面积147.3 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河流上游群山重叠,暗河洞穴颇多,两侧耕地大多为坡地或山间淤积小平坝,下游段地形平缓。高桥河多年平均流量4.6秒公方,天然落差38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0.0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0.17万千瓦, 已开发利用1682千瓦, 占可开发利用量的98.94%。

  8、车坝河

  车坝河又名甘名溪,位于市境西部,发源于白果乡水田坝,流经见天坝、两河口、罗针田,折向北经渡口河,在车坝注入清江。干流全长40.5公里,流域面积254.3 平方公里,呈西南至东北向,河流两侧群山环抱,地下水充沛,全流域大都属二高山地区。车坝河多年平均流量9.33秒公方,天然落差490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1.5 万千瓦,现已开发0.68万千瓦,占可开发利用量的45.33%。

  9、流料河

  流料河在市境西北部,又称云龙河,源于四川省奉节县龙桥,潜流入市境,在板桥麻湾复出,流经大庙汇太平河,顺西流汇凉水桥水,称云龙河,折向西南,有母猪沟、马料溪水来汇,经枫香坪,至两叉河,开大河扁汇清江。干流全长17.9公里,流域面积258.2 平方公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呈东北至西南向,河流水源稳定,多瀑布,气势滂薄,美丽壮观。流料河多年平均流量8.78秒公方,天然落差 440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3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2.0万千瓦,现已开发500万千瓦,占可开发利用量的2.5%。

  10、龙桥河

  龙桥河位于市境北部,发源于大山顶石沟,折向东南至龙马回入龙首,称细沙河;南流入屯堡境内,名云龙河,经落叶坝,于新街入清江。干流全长9公里,流域面积113.7平方公里,呈西北至东南向,河流源短流急,田高水低,仅河口处有小块阶地及漫滩地。龙桥河多年平均流量3.35秒公方,天然落差 290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0.3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0.3万千瓦,现已开发1100万千瓦, 占可开发利用量的36.66%。

  11、马鹿河

  马鹿河位于市境西南部,发源于白果乡金龙坝的火鱼泉,经龙含宝,进入盛家坝乡境内,沿途有腰带溪……等小溪水补给,东南流至官渡河,汇小溪水,名马鹿河,向西南至桐麻园入咸丰县境,汇唐岩河入鸟江,注入长江。河流在恩施市境内段长35.1公里,流域面积 427平方公里,呈北至南向。河流上、中游有小块平地,下游河谷愈深愈狭。马鹿河多年平均流量13.36秒公方,天然落差280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31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1.5万千瓦,现已开发1258万千瓦, 占可开发利用量的8.38%。

  二、水库

  1、小(一)型水库

  全市共有3座:即响板水库、湖坪水库、金马水库。其中响板位于白杨坪乡,总库容287 万平方米,兴利库容236万平方米,控制流域面积9.16平方公里;湖坪位于红土乡,总库容215万平方米,兴利库容170万平方米,控制流域面积0.09平方公里;金马位于舞阳办事处,总库容114.5万平方米,兴利库容98 万平方米。

  2、小(二)型水库

  全市共30座:即舞阳办枫香坪、金子坝、红赵、红光、笋子湾、小渡船办事处山溪沟、龙凤镇七里沟、袜子淌、尹家湾、鲜鱼溪、市直三合、七里乡仓桑、百甲沟、北门沟、寨沟、新塘乡拱桥、大堰塘、白杨坪乡星丰、金丰、金丰、太阳乡红星、云丰、龙马乡永丰、屯堡乡马者、白果乡永红、柳家沟、芭蕉乡南河、盛家坝乡绿化、红光、风车口、沙地乡盘龙。总库容950.1万平方米,兴利库容768万平方米;控制流域面积24.54平方公里。

  三、水资源

  1、降水

  恩施市降雨充沛,雨热同季。根据小渡船径流站和市境内及邻县近区25个雨量站的观测资料分析,多年平均降雨量1654.9毫米,年降雨量最小值916毫米,最大值2333 毫米, 在市境东南部年降雨量为 1100-1300毫米,西北部降雨量1600-1900毫米,市境中部1400-1600毫米。市境内降雨年际变化较大,一年内降雨量四季分配不均,雨量多集中于夏季,其多年年均降雨量1042.6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63%,从地域分配看,市境西北和西南部迎风面暴雨多,强度大,东南部高山地区,多避风坡面,暴雨较少,强度较小。

  2、地表水

  恩施市群山环抱,山峰蔽日,地形复杂,云、雨、雾小气候特别多,构成恩施市的复杂气候环境,反映到气候的垂直差异。根据市境内秋收作物生长期为5-9月,按5-9月进行分析,各地势区的相同频率代表年不同,为了统一全市代表年,以小渡船径流站为准,选定一般干旱年为1974年,特枯水年为1959年,进行径流量分析。由小渡船站资料求得径流系统:多年平均为0.58,一般干旱年为0.75,枯水年为0.47;多年平均径流深950毫米,径流量38.36亿公方,按总耕地面积计算,亩平4540方,枯水年径流深829毫米,径流量33.05亿公方,亩平3930方。特枯水年径流深608毫米, 径流量24.26亿公方,亩平2870方,水资源相当充沛。

  3、地下水

  恩施市地下水具有随大气降水分配变化的特点。地下水的水位往往随降水大小而涨跌,旱季和雨季地下水流量的变化特别大,在雨季几小时或数十小时,流量倍增,水位猛涨,淹没槽谷,所以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形成的主要补给来源,它严格控制着地下水流量的变化。根据恩施市地下水的出露地层,岩性组合特征及地下水在岩石中存在的状况,全市地下水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喀斯特地区裂隙型(坚硬石)和坍塌体孔隙型(松散堆积层),地下水主要由降水补给外,还有一些由河道地表水补给,共有水源107处, 其中出水流量500公升以上13处,100-500公升的38处, 100公升以下的56处。在岩溶发育的恩施山区,暗河颇多,仅已查过的暗河23条,其中流量在100升/秒的有 10 条, 500-1000升/秒的有13条,分布在地下水资源富有地段,其暗河种类有单管道、穿山式分支状多管道、悬挂式及承压式暗河四种。南泥渡暗河,全长23公里,它汇集了大量地表水和地下水,形成地表部分严重缺水,部分暗河尚可开发利用,如高桥出水洞、甘溪鱼泉洞……等。总之,我市地下水比较丰富。

编辑:王晓蕊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