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腾龙洞地下伏流是清江在腾龙洞的“卧龙吞江”处被鲸吞而潜入地下形成的,伏流段直线距离达16.8公里,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伏流洞系统,被权威的《岩溶学词典》收录为典型范例。清江流经“卧龙吞江”的落水洞中,猛跌30米,浪沫飞溅,响声震耳,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就这样潜入地下消失了,经过直线距离十几公里后才重新出现。地下伏流弯弯曲曲,变化多端,其中有的是奔腾飞泻的瀑布跌水,有的是险象环生的激流浅滩,而这所有在洞内激烈碰撞奔腾咆哮的一切,到了腾龙洞的出口黑洞洞口,就变得像一只温顺的小绵羊一样。河水静静地流出洞口,清澈而透明,一路缠绵向东,进入清江的照河段。因为清江刚刚从暗河进入明流,当地人也把这段河流叫做阳河。
旅行者的脚步,随着他们的好奇心而动。这不,他们找到了黑洞,为我们掀开其神秘的面纱。
早就听说腾龙洞的出口黑洞十分神秘,很想去一探究竟,一直未能成行。中秋放假,终于有了机会,于是在黑洞附近找了一位村民做向导,用了两天时间,对黑洞及从黑洞流出的清江段作了一次发现之旅。
黑洞位于利川市团堡镇境内的大洞村和朱砂村交界处。洞外河水清清,河风习习,垂钓的人们坐在河边,入定般一动不动。岸边的山坡上、丛林中,百花齐放,彩蝶飞舞,绿树笼荫。大多数地方根本没有路,我们只能边走边用刀清除杂草灌木。这让我们不但收获了沿江秀美的风光,更体味了穿越的艰辛和艰辛后的喜悦;不光拍摄了大量关于清江和黑洞的美图,更在人生的旅程中多了一次丰富的阅历。
来到洞口,我们傻眼了,这是一个水洞,没有带皮划艇的我们只能望洞口兴叹。好在向导告诉我们,周围有大大小小的干洞与主洞相连。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顿时来了精神,仔细一找,还真找到了好几个大大小小的干洞。一位大胆的队友二话不说就钻了进去,过了一会儿,他又回来了,一脸欣喜地说:“快来,这个洞可以走。”
我们纷纷跟了进去,很快就来到了洞口,只见一湾清水在微弱的光芒下倒映着洞顶,洞顶上,密密麻麻的石钟乳倒挂着,形态各异,煞是好看。
有探险经验的队友纷纷打开头顶的照明设备,一位队友还点燃了专业探险帽上如打火机一样的热光源,顿时引来了几个调皮的烟鬼凑在他头顶上点烟,大家相视大笑,一种愉快的气氛顿时蔓延开来。
从洞的深处向外观看,洞口的光亮如长河落日,大气而悲壮;洞顶落下的水滴,在半空中被洞口的风一吹,一下就变成了如诗如梦的水雾,让本就神秘的洞显得更加神秘。
我捧着相机,戴上了有照明设备的安全帽,小心翼翼地走着。在洞里走可不比在外面,洞里是没有任何天然光线的,仅靠着头顶的光照明。如手电筒发出的光线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仅仅只能模糊地看清地表,人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进在洞里,稍不注意就会被绊一跤。
时而摸索着步行,时而手脚并用地攀爬在岩石上,每前行一小段距离都要付出大量的体力。身上的衣服早已和泥巴裹在一起,分辨不出原来的颜色。不过一切的辛苦都换来了巨大的回报,洞内独特的风景一次又一次让我惊叹不已。这里有很多古河床和洞。洞有大有小,大的能容几千人,小的仅能让一人侧身而进。洞内有很多前人留下的遗迹,其中最多的就是熬硝用的土灶,有的洞还有很规则的石块垒起来的像城垛一样的围墙,上面还有一些观察孔和枪炮口。洞壁上有很多十分漂亮的石笋、石钟乳,晶莹剔透,造形奇妙,有的形似飞禽,有的酷似走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历经艰辛,才能孕育出快乐的果实。挑战,才能展现生命的激情。一路走下来,我气喘如牛、腰酸腿疼,但我品尝到了成功挑战自我后的喜悦,也许,这就是“驴行”的真谛吧。
线路:
自利川城出发,坐车行进约12公里,到达利川市团堡镇的化仙坑。然后在当地百姓的带领下,步行约3公里,可到达黑洞洞口。
如有兴趣的驴友请务必在资深探险人士的带领下前往,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口粮得自备,当地没有饭店和宾馆。同时,我们留在洞内的只有我们的脚印,请将使用过的矿泉水瓶等物装进背包带回。(陈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