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孙鹤娟代表:吉林旅游应打“黑土地”牌

时间:2011-03-10 09: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9月,《北京市与吉林省旅游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签署,标志着北京和吉林的旅游深度合作正式开始。“协议”签署近半年来,北京和吉林的旅游合作取得了哪些进展?北京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又给吉林以怎样的启示?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成绩 旅游业成全省现代服务业龙头

  翻开2010年吉林省的旅游业发展篇章,一组数据引人注目:全省去年接待海内外旅游人数6490.9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32.83亿元,同比增长26.2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相当于全省GDP的8.52%。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9万人,间接就业70余万人。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高过全国平均水平,已经成为全省现代服务业的龙头。

  2010年9月28日 吉林省政府与北京市签署《北京市与吉林省旅游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在规划编制、营销推广、合作机制、人才培训等23个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在强势的推广和宣传下,吉林旅游整体形象更加鲜明。如今,吉林省主要客源市场已遍布全国各地和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但相关专家也表示,品牌推广面有限、旅游商业产品开发不够等问题,依然成为牵绊吉林旅游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的主要因素,需要尽早破解和提升。

  支招 结合黑土地风情开发自然资源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孙鹤娟说:“吉林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果不挖掘它,等于它不存在。比如说长白山,如果不去发掘、不去包装、不去宣传,没有知名度,人们自然不会来。”

  “去年,‘吉林八景’的评选和推广,不仅让每个吉林人都知道了家乡的旅游资源,更让国内外人士都了解到美丽的吉林,这就是打品牌。”

  谈到如何让吉林旅游业有更好的发展,孙鹤娟说,北京之所以旅游业发达,是源于其历史文化悠久。“吉林如果和北京就旅游发展对话,在旅游资源上我们确实没法跟北京比,但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北京旅游业的管理、经营理念。”

  全国人大代表、四平市政协副主席王玉芝说,发展吉林旅游还不能完全套用北京模式,因为北京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来京出差或途经此地的数十万人口,就足以推动北京旅游业高速发展。

  而吉林省的情况是,拥有黄金玉米带、丹顶鹤、湿地等自然风光。所以我们要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结合黑土地、东北风情开展旅游项目。

  计划 摄制宣传片 诠释吉林旅游主题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旅游局局长安桂武表示,从今年开始,吉林省的省市县三级政府和有关景区出资1亿元做好50个重点规划,选择国内乃至世界一流专业公司来承担。在旅游商品开发上,大力开发以“吉林三宝”为龙头的保健品,以根雕、浪木、松花砚、长白石为代表的民间工艺品,以吉林农特产品为主的绿色食品和朝、满、蒙民族特色产品,打造20个吉林特色旅游名牌商品。

  另外,将摄制吉林旅游宣传片,通过宣传片,深刻诠释吉林旅游主题,生动展现吉林旅游魅力,广泛扩大吉林旅游影响。

  今年夏季,吉林省旅游局将邀请国家旅游局和吉林省政府,共同主办首届东北亚旅游节。通过这一活动,增进交流,扩大影响。

  而在服务设施方面,将依托长春,建设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服务综合体,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吉林特色的旅游综合服务区和东北旅游集散中心,推动各地旅游服务区建设。通过一系列措施,将使今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旅游者达到7596万人次,同比增长17%;旅游总收入907亿元,同比增长25%。

编辑:王晓蕊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