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企业问题解决的核心思想,对企业未来工作战略一般是考察一个企划案是否成功的关键。对问题深刻的理解、对环境敏锐的观察和对工作方式大胆的改变是一个好的企划案应当具备的。在这里我大概列出大家经常出现的五个策划问题,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借鉴:
1、新颖性
在为新兴产业做策划的方案中,其本身就具备新颖性。但为传统产业和成熟产业做策划的方案中,新颖性恰恰是比较欠缺的。在蓝海概念深入人心的时代,过于强调产品质量和价格已经难以再为企业提供利润空间。拖垮竞争对手已经成为过去式,“共赢”才是未来企业间竞争的主题。所以,在做传统产业和成熟产业的销售策划时,他们的整体销售渠道和手段都已经固定,很难再有重大的创新空间,所以在做这部分行业企划的同学们应当去考虑如何改善产业其他方面,通过增加消费者使用感受、减少相对成本等问题上来相对解决企业目前的销售压力,增加相对利润。
2、现实性
这一点是送给所有在新颖性上面下功夫的同学们所要必须注意的问题。在我自2006年参加第三届全国电子商务大赛以来,包括我自己所主要书写的五个企划案和阅读其他同学的企划案中,现在看来多多少少的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其主要在买方、卖方和环境的三个要素上面,即对这三个要素的认识和分析不足所造成的企划脱离实际。根本上来说就是我们的实际经验与所要完成的工作间存在矛盾。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却忽视了市场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和特点,盲目夸大或贬低某一要素,造成了方案的低级错误相当普遍。例如,很多同学在考虑增加产品创新点和增加消费者使用感受方面下足了功夫,但是否也考虑到了这些工作对于生产成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些可能增加的成本是否能够被市场和生产厂商所能接受?另外增加的这些创新点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其买单?可能很多同学在企划案分析阶段对市场调查做足了功夫,但也希望同学们在企划案完成之后,也对所展现的成果也进行一次调查,如果真的能够被广泛接受才是相对的成功了。
3、准确性
首先说,商业企划案有其所必须的严谨性,所以要强调同学们的企划案在书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的严谨。在看很多企划案时,口语化还是有着非常广泛的存在。这起码在专业程度上给大家的企划书打了不小的折扣。试想一下,一个表现根本不专业的企划案,企业和投资商会选择你来做策划工作吗?企划书不是交给大众看的政策宣传资料,而是给和你同样专业的商业专家和企业老总们看的技术性文件。所以必须要求企划书以书面语、专业术语和唯一含义来叙述整个企划案。另外,企划案中所引用的数据必须真实有效,能够代表权威和最广泛受众群体的数据。一般来说,权威学术期刊、杂志和媒体以及主流媒体的民意调查都可以作为真实数据进行采纳。而作为团队所进行的社会调查如果能够保证其采纳过程的科学性和广泛性的前提下,也可以作为真实数据进行使用。而对于网络搜索引擎所提供的某些个人或不知名网站的数据,可以用于非必要问题的说明,切忌不能用于关键问题的说明及解决数据。
4、整体性
作为某一行业或企业某一环节的策划来说,单独考虑自己的发展成为普遍的通病。上下游环节之间脱节现象已经成为制约企划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例如在做销售策划时对产品提出的某些改善建议是否能够真的被生产部门所能接受?如果不能接受会怎么办?售后物流工作是否可以达到预定的销售目标?这都是应该而且必须考虑的环节。也就是说,大家所做的企划案并非只针对某一环节和某一产业进行考虑,也要将眼光放在整个产业链上。最起码要求上下游要衔接一致。
5、自我定位
自我定位也是一个经常被大家忽视的问题。本来一开始我没有考虑这一点的重要性,但是在通过看一部分团队的方案时又感觉到这一点的重要。因为自我定位的错误或导致整体性、准确性和现实性三个方面出现变形。大家在做企划案之前,要明确自己是干什么的。可能做的是销售企划,也可能是产品企划或者是企业运营企划。不同的定位决定着企划书中的内容有很多不同。例如,如果你定位为一个销售部门做得销售企划,那么对于产品的改善内容就应该是建议性的,而非决策性的。就要求你的任务是对现有的产品进行销售,同时可以根据情况对市场销售状况为生产部门做出改善建议。但如果是整个企业运营企划来说,产品改善和销售策划都属于整个企业运营企划的一部分,所以在此基础上做的合理的规划和目标策略都是合理的。所以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对于后面的企划案的书写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