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迅猛发展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多帮助,加强校企合作,是我们深化改革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根本途径。
来自教育部的就业指导中心的杨洪涛副处长出席了“网络时代的人才发展高峰论坛”并做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杨处长重点谈到了就业和互联网的关系。
教育部的就业指导中心副处长杨洪涛
杨处长首先肯定了互联网对现在大学生学生就业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他说:“现在进入新型化时代,大学生就业也发生了变化,互联网这个工具给大家做了很大的帮助。我们就业工作要讲四化,专业化,全程化,不能说毕业的时候才有,要从入学的时候就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化,在教育部也专门投入力量,开创了全国大学生就业的立体化平台。各级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高校,因为很多老师都来自高校,几乎每一所高校都有,在当前信息化网络成为帮助大学生就业非常主要的手段。除了教育部门其它的政府有关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也包括一些社会机构、商业机构这些人才网站其实也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可以说互联网成为大学生就业不可或缺的一个手段。
同时,杨处长在讲话中还指出了互联网行业也是我们大学生就业的好去处,在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吸收了接纳了我们大量的学生就业,也成为就业的一个战场。在谈到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他说:“说到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太好,比较难,大的宏观就业背景下,包括下岗人员、经济结构下需要安置的人员再加上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及往年毕业的学生未工作的,大概有2400万的就业需求。所以说宏观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作为新增劳动力,会有一些优势。其中新增的大学生就业就有1600万。在劳动力市场有一些优势,但是对岗位,对环境的需求可能还会有一些要求,所以说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形势也是比较严峻,压力也比较大的。”
杨处长说互联网迅猛发展也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多帮助,并列举了一些数字加以说明:“,前一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国家2020年的人才规划,其中里面提出了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类人员,软件开发人才,软件测试人才,到2020年的目标。给我们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在谈到加强校企合作时,杨处长说:“这也是就业指导中心关注的内容,是我们深化改革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好途径,或者说是一个很根本的途径。我们手里也拿了教育部每年都会有工作会,关于就业生毕业工作有一个统计,去年11月我们召开的2010年度的工作会,关于这个工作会,教育部下发了文件,其中大多数和就业密切相关的。怎么帮助毕业生,怎么实施一些基层项目等等。其中也有一点,看上去跟就业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这一点就是第七条,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实际上是高等教育的改革。整个教育就业的年度工作里面要专门拿出一大条来讲大学生教育改革。其实真正的就业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于学校的整个人才培养,很多就业的工作到了出口,或者说毕业要和社会做好接口。就业的更根本的原因是在于人才培养,但是从教育外部来讲是我们国家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最根本的因素,决定了整个就业包括毕业生就业的大的形势。其他的只能在有限的幅度里面起到作用。”
“说到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有几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定位,第二个是结构,第三个是教学。定位是怎么讲的呢?这个我们一直强调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能不能以就业为导向,还是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大家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定位里面就提了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要重点为区域经济发展行业服务等等,高水平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关于各个学校的定位,归纳起来来讲还是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这是我们学校重点工作,实际上科研也是我们重点工作。”
在谈到合理调整就是优化高等教育机构的问题时,说:“现在说考大学报志愿的时候有很多人咨询。报什么好就业。大家都知道文史就业率相对来讲都是排在最后的,最低的。如果不能调整好这个结构,你这个结构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要合理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教育部也可是启动了本科高职专业目录修订的办法,加强一些规律性的研究,比较宏观的领导,优化的结构,尽量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说<